本報訊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至暗時刻”,國外內大量唱衰的聲音紛至而來,其中無不夾雜了對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此番陣痛的苛評之聲。但值得提醒的是,網絡世界里輿論力量雖驚人,但最缺乏的往往卻是真正理性的思考。
我們理應相信,在時局動蕩的大時代下,即便過程艱難,彎路和代價也在所難免,但在任何一個時刻都不應抹殺和忽略真有有價值的企業和它的社會貢獻。
對于數以萬億的中國民營企業而言,短期市場環境的動蕩終將克服,只有守住希望的光,不為流言所動,相信國家政策的穩定性,腳踏實地的正視并解決困境,才是民營企業逆境謀生的不二之道。
保護民營企業,就是保護改革開放成果
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砥礪前行的四十年。數據顯示,當前的民營經濟創造了我國60%以上GDP,繳納了50%以上的稅收,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梢?,民營經濟早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
“解決的社會問題越大,企業就越偉大。如果能為國家解決問題,那就是一個國家企業,”馬云早前在官媒發表署名文章中坦言,“阿里巴巴令人驕傲的一定不是利潤、不是收入、不是規模,而是我們的家國情懷、責任感和社會擔當。”
知名企業家、東方園林董事長、巧女基金會會長何巧女也表示,東方園林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同行。從一定意義上而言,我們這一批民營企業正是享受改革開放紅利得以壯大發展的社會縮影,更早已與國家經濟、生態環保行業成為了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不論市場如何變幻,東方園林在環保市場中創造企業和社會價值的激情澎湃如昨。
正如來自《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所言,不為雜音噪音所惑,不為流言蜚語所動,今天的民營經濟也會像改革開放40年走過的那樣,勇挑時代使命,在風險挑戰中不斷發展壯大。
激變發生在下一個周期領先更意味風雨
“不可否認,民營經濟在當前形勢下確實承擔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規模較大的行業龍頭企業由于盤子較大,難免陷入了艱難環境。對于民營經濟的困難,政府決策層都是看在眼里,并且從各個層面來看也已經拿出了切實的改革舉措。”有專家指出。
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從西方各國歷史經驗來看,即便內外部經濟再艱難,一些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長遠利益的支柱型產業必然是大環境里首先受到扶持和保護的,而那些承擔著巨大社會責任、民生使命和經濟效益的行業相關龍頭更是如此。
這一點之于當今的中國,想必應是房地產市場、環保領域和新興技術。
首先,房地產之于任何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2008年后,中國的房市再次經歷了烈火烹油的黃金十年,而自從去年習近平主席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論調,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漸回歸理性。在這一輪樓市泡沫擠壓之后,不難發現一眾龍頭房企業績開始迎來穩健的回升,真正實力雄厚的企業也必將能夠穿越周期,為行業創造價值。
第二,如今的中國正堅定地走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民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政府改善環境的意志也越來越強。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環保產業無疑是支撐綠色發展的支柱產業,肩負起了改善生態環境和引領經濟綠色的雙重使命,一批壯志滿懷的民營環保企業應運而生,其中也催生出了因改革而生,肩負環保使命的一流民族企業。
但隨著國家金融監管趨嚴,去杠桿力度加大,大批民營企業沉陷泥潭,“根紅苗正”的環保企業也不免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嚴冬。反觀房地產行業,一眾龍頭房企逆境回暖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其自身實力雄厚,對市場敏銳度往往高于同行,之于環保行業亦是如此。
對此,東方園林方面也指出,當前的環保產業正處在大浪淘沙的臨界點,機遇與挑戰同在,但沒有優勢的機會就是陷阱,環保企業在發展中應該積極思考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真正具備豐富項目經驗、領先的技術優勢、豐厚人才儲備、雄厚的資本實力等幾大要素,才能在逆勢中屹立不倒,成為一家真正抗周期的百年環保企業。
最后,“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支付”早已成為了新時代的中國名片,從中誕生了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一批世界級企業。一方面,其誕生正是抓住了工業化時代與信息化時代交替的歷史節點,可謂時勢造英雄;但另一方面,企業走到今天也必然經歷了無數個艱難的關鍵轉折。
任正非曾屢次在公開場合談及華為的生死時刻,主旨只有一個:身在黑暗,心懷光明,夢想不滅,努力前行!
21:28 | 凱盛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5 | 利德曼:目前未與賽納生物建立招商... |
21:24 | 空港股份:第八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24 | 松煬資源: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24 | 慧辰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麒麟信安: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24 | 艾迪藥業: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華泰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24 | 宇新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24 | 招商銀行: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