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金發科技成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首批產業培育基地。金發科技成立于1993年,憑借著先進的技術、穩健的經營,成為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金發科技不僅擁有大商所指定的廣州PP、PE交割倉庫,昆山PP交割倉庫,還與大商所共同發起成立了“泛珠三角能化俱樂部”。
9月2日,大商所與金發科技在廣州市舉行“大商所金發科技產業培育基地揭牌儀式暨中國化工行業商業領袖研修班開班典禮”。“中國化工行業商業領袖首期研修班”(以下簡稱“研修班”)是金發科技成為產業基地后推出的一項“力作”,致力于打造全國石化行業的高端培訓交流平臺,聚集我國石化產業鏈的近60家重點企業,其中包括20多家年銷售額超過50億的貿易企業,這些企業代表了全國表觀消費量的三分之二。
據介紹,研修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時間跨度長,課程設計系統、深入。研修班課程從9月到12月,為期四個月,每月上課兩天。在課堂上,講師就市場信息和行情走勢、國家政策轉變及企業自身情況等結合課程內容進行講解,加深學員對培訓內容的認識。課程以專題報告形式展開講解,內容編排上,以實體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運用化工期貨工具為主線,宏觀經濟和現代企業管理為輔開展,針對中高層管理人才的實際需求,內容更實用,也更能提起學員的興趣。
第二,學員及其所在企業具有代表性。研修班聚集了能化行業產業鏈國內外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殼牌、埃克森美孚、北京四聯、明日、美的集團、日產汽車等上中下游企業。這些企業中,采購和銷售原材料PP/PE占比最大,參與企業在產業鏈分布較平均,其中貿易商占比46.67%,上游石化廠20%,下游及改性工廠23.33%,下游企業以包裝為主。本次學員大多來自大中型石化企業,其中產能/貿易量100萬噸以上占比30%,10-100萬噸占比56.67%,能夠代表全國三分之二的表觀消費量。
第三,注重信息互通,開展隨堂討論和日常交流。研修班重視實踐訓練。在課程中將學員以上游供應商、中游貿易商和下游工廠分為三組,并各自分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分享問題看法,提高他們的課程參與度,讓處于產業鏈不同層面的學員全面了解產業情況,信息共享。
第四,注重保持學員的參與熱情和凝聚力。為了鼓勵學員堅持完成研修班課程,基地在教學管理上做了不少創新的嘗試,如入學通知書、學習護照、開班儀式紀念照、班級管理規定、班委制度、結業紀念冊等,以增加研修班的集體凝聚力,提升出勤率。同時,實行獎懲制度,明確《班級管理規定》,對于缺勤達到一定次數的學員,自動取消參加研修班的資格。
金發科技負責人熊偉表示,“之所以定位為商業領袖研修班,就是想聚集產業鏈上下游的龍頭企業及企業相關負責人,讓他們意識到期貨作為金融工具的重要性。首先影響企業自身,再通過與客戶按期貨價格結算或點價采購等貿易模式,將這一理念傳導到產業上下游。龍頭企業做出示范效應之后,其他企業是會競相效仿的。”本次研修班的學員均來自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大家非常珍惜這次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有的公司原本是競爭關系,但通過研修班的交流,互相之間開始做起了生意,共同探討運用期貨市場的方法與經驗;有的原本被作為講師邀請而來的企業負責人,特地報名當起了學員。
研修班學員代表,佛山佛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部總經理朱北梅表示,課程跨度從9月到12月,時間充分,課程設計系統、深入,培訓內容特色突出,針對性強,成效顯著。朱北梅興致勃勃地展示自己保存在手機中的培訓錄音,“錄音已經反復聽了好多遍,每次都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朱北梅表示,在此次研修班上,他學到了從整個產業鏈來考慮問題,去整個產業鏈尋找機會,用全產業鏈的眼光來參與期貨套保。運用期貨市場進行庫存管理,是他在研修班上獲得的另一個收獲,朱北梅表示。“實際生產企業會設定安全庫存,以此規避斷料的風險。但此前企業并未對這部分庫存加以保值,當市場價格急劇下跌時,企業面臨著原材料下跌的損失,但出于穩定生產的考慮,這部分安全庫存很難下調,因為斷料損失比跌價損失更為嚴重。之前公司有2萬噸左右的常備庫存,14年和15年現貨價格嚴重下跌,企業只能硬撐。”
此外,產業鏈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生產經營和人才儲備狀況,或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或依托以期貨衍生品為紐帶的場外模式,把期貨鑲嵌在現貨定價環節和采購環節,這是企業利用期貨管理風險的又一種模式。
顯然,解決方案勝于空談理論。未來原油期貨上市之后,石化行業的套保和避險形成相對的閉環,產業鏈將逐漸完整。受訪企業紛紛表示,未來,希望產業培育基地能夠把來自鋼鐵、大豆這些成熟的經驗,或是整個操作流程、公司制度、運行方法、過去的得失、乃至財務上的處理,系統引進到培訓課程中,石化企業也能夠逐漸從嬰兒階段走向成人階段。未來,大商所-金發科技產業培育基地將在持續做好技術性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引入更多運用期貨市場較為成熟的行業和企業專家,為華南地區塑化企業介紹參與期貨市場的成套解決方案,真正做到授企業以漁。(CIS)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