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李雯珊
2月8日,華為舉行兔年首場發布會,重磅發布“超融合+”戰略及鯤鵬超融合、超融合軟件及配套工具等系列新品。
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近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中國超融合市場已進入主流應用的早期階段,到2023年我國超融合市場將依舊保持23%年復合增長速度,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逾30億美元。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超融合基礎設施快速演進,已然成為數據中心主流建立模式之一。華為將圍繞生態、體驗、商業三方面,2023年將覆蓋120+主流行業應用,并全面擁抱鯤鵬與AI生態,共同推動超融合產業繁榮發展。”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產線總裁周躍峰在發布會現場表示。
加碼發展“超融合+”賽道
超融合全稱為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簡稱HCI,即在融合的設備里面實現虛擬化。超融合是一種新興的技術架構,它將計算、存儲和網絡功能采用軟件定義的方式集成到單一設備中,充分發揮硬件的性能,是數字化時代的IT基礎設施。
周躍峰表示,IT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IT基礎設施在不斷進化,超融合已經成為主流模型之一。不過他提示,超融合的發展也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業務應用如何快速部署,多樣場景的敏捷適配,合作模式的靈活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是超融合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華為的超融合產品FusionCube已在市場上銷售多年,并建立知名度,其超融合產品已成功滲透到主要垂直領域中。
“當前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進行,企業數據中心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新的生產力工具。華為‘超融合+’方案在數字化教育、智能工廠、智慧交通等場景已經有很深的積累。對企業而言,合理地利用超融合架構可以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華為以前的發展路線是軟硬結合以硬為主,所以曾經非常重視芯片,但在遭受制裁后,轉而更加重視軟件與虛擬化,鴻蒙等發展加快,主動加強企業客戶群拓展戰略。”北京達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馬繼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全球巨頭角逐市場 多家上市公司參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陳佳認為,華為的FusionCube解決方案是近年來全球HCI市場里的前十大供應商和標準制定者,是唯一能夠在全球HCI市場領域與思科、Nutanix、VMware和微軟等頭部企業一較高下的中資品牌。從華為自身企業戰略角度來說,擴大B端研發和商業需求不僅十分必要,也是成功突圍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擁抱軟件的路線上,用超融合的戰略優化升級自身的硬件平臺,也是打造鯤鵬、歐拉等技術生態的必由之路,預計國內經營云業務的大廠也會選擇超融合戰略。”阿里云MVP馬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開資料顯示,華為的鯤鵬計算生態已擁有逾4200位合作伙伴;歐拉開源生態累計245萬套裝機量,新增市場份額22%。
根據Gartner分析機構的報告,A股上市公司也是超融合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并將中國超融合供應商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為大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如浪潮信息、聯想;第二類為專業HCI供應商;第三類為跨界供應商如深信服、天融信等。
華西證券計算機相關分析師則表示,在A股市場中與超融合概念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約有25家,涵蓋云計算、新能源IT、金融科技、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網絡安全、信創等行業類別。
(編輯 袁元)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