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11月24日,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陸金所控股")公布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在今年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的情況下,陸金所控股采取一系列措施,前三季度實現總收入457.97億元(人民幣,下同),凈利潤為95.81億元。
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CEO趙容奭表示,盡管面臨外部的復雜環境,但公司有信心通過強大的執行能力戰勝挑戰。"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在獲客效率、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以及機構資源整合能力方面的優勢,通過快速的內部調整持續提升技術水平,增強運營能力,優化風控體系,進一步強化公司在小微融資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
當季新增借款87.3%流向小微
陸金所控股業務進一步聚焦小微企業主。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公司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業占比達八成。
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陸金所控股零售信貸管理借款余額達6365億元,累計借款人數達1870萬人,季度新增借款為1238億元,若不計消金,其中87.3%的季度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業主。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平臺注冊用戶數增長至5260萬人,活躍投資者數增長至1550萬人,客戶總資產4168億元,投資者12個月留存率達95.1%,平臺投資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客戶資產占比提升至81.8%。
今年以來,受國內疫情反復影響,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鑒于復雜市場形勢,陸金所控股主動強化風險管控,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表示,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風控措施,過去幾個季度新增借款的風險表現更為佳。"我們仍需不斷完善渠道管理,推動銷售隊伍轉型升級,提升咨詢顧問的服務效率及提供個性化服務水平,從而進一步加強公司可持續盈利能力。"
以上海為例,"在今年二季度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上海小微無抵押借款遷徙率曾大幅提升,但復工復產后,該比率迅速回落至年初水平,這充分印證了小微的經營韌性:盡管會遭受經營沖擊,但會隨著大環境回暖迅速恢復‘自主造血’能力,實現正常資金周轉,以商業可持續方式支持小微并實現互利共贏,這也是我們業務的價值所在。"
趙容奭表示,陸金所控股將繼續提升技術、運營和風險管理能力,以加強公司在小微融資服務這個細分賽道的長期領先地位。中長期,公司將圍繞"聚焦小微企業更活躍的地區"、"深度支持優質小微"以及"打造一只更高素質的直銷團隊"三大目標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支持實體小微的高質量發展。
推動董事會多元化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陸金所控股通過推動董事會多元化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陸金所控股宣布,委任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執行官蔡方方女士、陸控原董事長現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冀光恒先生、平安集團首席運營官兼戰略發展中心主任付欣擔任公司董事,新董事會由9名成員組成,除上述3名新董事外,還有4名獨立董事,2名內部董事。趙容奭表示,新董事的加入不僅體現了股東平安集團對陸金所控股的支持,同時也通過提升董事會成員的多元化程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踐行ESG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支持小微實體一直是陸金所控股的發展初心。今年以來,陸金所控股正積極整合資源,強化同金融機構的合作水平,年初至今,公司新增16個銀行合作伙伴。計葵生表示,公司將繼續探索新的數據及技術解決方案,并積極同合作機構分享自身在高效的客戶匹配、風險分析、投資組合管理等領域的經驗,助力行業提升小微融資服務水平。
在具體業務層面,陸金所控股在小微企業服務方面進行了多項提升。例如,為提升借款服務便利度,陸金所控股推出AI視頻貸款方案"行云",將小微客戶借款申請流程平均耗時大幅下降約4成,減少小微融資服務對物理場所的依賴。前三季度,約30.7萬小微企業主通過AI智能貸款解決"行云"獲得借款服務。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