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價格出現波動,但光伏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近兩年供給或偏緊。上海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益于下游光伏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國內EVA光伏膠膜料現貨較為緊張,業內龍頭企業目前訂單情況較好。
“近兩年國內光伏等行業快速發展,雖然7月初光伏EVA價格出現下滑,但目前市場價格已逐步企穩,公司EVA產品價格處于較高位置,我們對EVA產品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保持樂觀。”近日,有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對于未來光伏級EVA價格走勢,多家券商最新研報認為,EVA是光伏需求最短板,看好未來1至2年光伏級EVA景氣度。由于國內新建EVA產能落地仍需時間,本輪由下游需求主導的EVA行情將有利于EVA龍頭企業,優先受益于這一波高景氣。
供給缺口為何短時不能解決?
EVA在光伏行業中主要用于生產EVA太陽能電池膠膜。
就產能而言,根據卓創資訊數據,上半年國內EVA產量約78萬噸,由于國產化率的提升和海外EVA供需緊張,今年1月至5月國內EVA進口量為44.3萬噸,同比下滑13%。
價格方面,據百川盈孚數據,8月1日,國內EVA均價約2.5萬元/噸,較6月的2.6萬元/噸的高點微降,同比上漲約35%。
“7月初,光伏EVA價格確實有下調,到7月中旬市場價格逐步企穩,部分低端牌號窄幅反彈,市場部分現貨供應偏緊,主流市場低價成交有好轉,下游采購剛需跟進為主。”近日,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總體來說,近期國內EVA市場基本面一般,不過從長期來看,業內認為其供需偏緊的局面將支撐行業的高景氣度。”
EVA供給缺口有多大?據權威機構估算,2022年國內EVA供給量為243萬噸。按照全年光伏約235GW裝機預測,全年EVA需求量在258萬噸左右,其中光伏級需求120萬噸。全年缺口15萬噸,預計今年四季度缺口更大,EVA價格或有超預期上漲。
國信證券最新研報認為,到2025年,全球光伏級EVA的需求量或達200萬噸以上,高端光伏級EVA供需緊張格局將進一步加劇,兩年內EVA行業仍然處于高景氣周期,看好EVA價格未來中長期繼續上漲。據其估算,2022年至2024年按照235GW、300GW、360GW新增光伏裝機測算,對于EVA需求分別為120萬噸、150萬噸、180萬噸,在全球能源短缺背景下,需求端仍有較大超預期可能性。
為何光伏級EVA短期不能解決?主要是投產周期長。據了解,EVA裝置建設周期在3年左右,2024年底之前,國內只有寶豐能源等少數企業有投產計劃,新增產能約75萬噸。據估算,2022年至2024年,我國光伏級EVA產能上限分別為47萬噸、65萬噸、83萬噸,產能依舊不及需求。而且,新增產能還面臨投產時間、VA(乙酸乙烯酯)含量不能滿足光伏級需求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海外新增產能方面,擴產或新投產的公司較少,帶來的產能增量不明顯,所以短期內EVA并不會出現供給平衡。
行業龍頭有望持續受益
光伏級EVA具有較高的技術和行業壁壘。“產出光伏級EVA和量產光伏級EVA之間存在概念差異,長周期連續穩定地批量生產合格光伏級EVA的難度較大;并且考慮到產品下游存在一定的驗證周期,產品質量在合格穩定的前提下還需具備長期批量供貨的能力才得以進入客戶的供應鏈,因此在光伏級EVA行業中新廠家的誕生并不容易。”一位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只有斯爾邦、聯泓新科、榮盛石化等少數企業具備光伏級EVA產能。
東方盛虹子公司斯爾邦擁有30萬噸/年EVA產能,其中,光伏級EVA年產能超20萬噸,占全球光伏級EVA產量的28%,已覆蓋福斯特、海優威等光伏膠膜領域龍頭企業。據悉,斯爾邦還在規劃建設75萬噸/年EVA產能(包括60萬噸光伏級EVA和15萬噸熱熔級EVA),投產后,將實現EVA百萬噸產能。
近日,榮盛石化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光伏EVA權益產能超15萬噸/年,公司高度重視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機會,并在積極布局新的EVA產能。公司現有EVA裝置具有單裝置產能大等優勢。據悉,公司EVA裝置于去年12月28日產出光伏級EVA產品,并實現對外銷售。
聯泓新科具備15萬噸EVA產能。7月30日,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公司EVA裝置技術升級擴能改造后,年產能增加約3萬噸;改造后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光伏膠膜料排產比例超過80%,實際排產會根據不同牌號產品的市場需求及盈利情況靈活調整。
聯泓新科正在持續完善產業鏈,計劃建設9萬噸VA項目,目前已完成安評、能評、環評等手續,預計2023年上半年投產。VA是EVA上游重要原料,建成后公司EVA所需原料將實現全部自供,有效降低原料成本,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11:08 | 佛塑科技收購金力股份 戰略布局新... |
10:55 | 中廣天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多... |
10:55 | 重磅突破!一汽解放全自主無人駕駛... |
10:55 | 一汽解放多領域實現突破 技術創新... |
10:53 | 奇安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49億元 ... |
10:52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AI規模應用... |
10:48 | 承載品牌向“寬”發展重任 領克900... |
10:42 | 韌性筑基激活乘數效應 伊利股份邁... |
10:39 |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4月... |
10:38 | 致遠互聯亮相2025 IT市場年會 |
10:32 | 研判金屬價格走向 安泰科召開2025... |
10:30 | 扎根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鏈 科創板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