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今日更新A股招股意向書,由此啟動A股近十年最大規模IPO。此次公司擬公開發行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8.457億股,并授予主承銷商不超過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機制”),若綠鞋全額行使則發行量擴大至9.725億股。按此前8月中國移動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其擬募集資金560億元。按此規模,也將使其成為A股歷史上第五大IPO,首發募集資金規模僅次于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和建設銀行。
此次中國移動回A,也意味著國內三大運營商實現聚首A股市場。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三大運營商從美國退市之后,估值處于相對洼地,未來三大運營商的盈利和估值將顯著受益于競爭環境的趨緩、政策提速降費要求降低、5G滲透率提高等利好因素。
是否破發備受矚目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移動回A,短期來看或對A股市場資金造成壓力,此次發行引入“綠鞋”機制,也反映了中國移動相對審慎態度。通過“綠鞋”機制,中國移動可以更加靈活地控制發行規模,以穩定股價。而此前中國電信回A同樣引入“綠鞋”機制,但最終二級市場股價破發,也讓中國移動上市后股價走勢備受關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財聯社表示,應該看到,目前中移動港股估值依然較低,盡管有破發先例在前,但中國移動上市后的股價預期要更為樂觀。“其實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投資價值都很不錯,股價相對平穩,制約其股價表現的主要因素就是體量太大。”盤和林認為,國內投資人比國外更了解中國移動,這有助于其獲得更高的溢價水平。但在當前判斷會否破發,難度較大,但至少開盤不會破發,其后需要看市場反應。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按照中國移動此次A股發行規模及計劃募集資金的情況看,其發行價格應該在每股58元左右,這與其三季報每股凈資產55.8元接近。此前中國電信(601728.SH)A股發行價4.53元也接近其每股凈資產4.52元。而從港股、A股股價比值來看,目前中國電信港股股價(折合人民幣2.08元)與A股股價比值約為0.479,而目前中國移動港股的股價是每股46.1港元左右,則對應A股股價78.5元左右,相比仍高于其A股預期發行價。
此外,中國移動業務規模及盈利能力居國內三大運營商之首,也讓其底氣更足。招股書顯示,2021年1-9月,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6,486.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2%;凈利潤870.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9%;公司預計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0%至1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增長幅度約為6%至8%。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就此指出,預計中國移動用戶數、服務收入四季度將保持穩定增長,5G網絡用戶數量將在2021年末超過兩億,這將進一步提高移動業務的ARPU。
招股意向書顯示,中國移動將于12月16日和17日進行初步詢價,于12月21日舉行網上路演,12月22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并于28日刊登《發行結果公告》。
重點發力5G建設未來業績表現成重中之重
此次中國移動A股募集資金將投向五大項目,包括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云資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千兆智家建設項目、智慧中臺建設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5個項目預計總投資金額1569億元。其中,將重點發力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983億元。
此前,同樣在A股上市的中國電信,募資主要也分別是在5G產業互聯網建設、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研發,但中國電信重點在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上。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中國移動5G業務正在突飛猛進。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國移動累計開通5G基站達50萬個。而根據今年11月初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的消息,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曾表示,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開通5G基站超過56萬個,規模全球最大。同時,其發展5G套餐客戶3.6億戶、終端客戶2.5億戶。按照招股書規劃,中國移動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建設期為2年,將新建5G基站不少于50萬個,建設5GSA核心網及網絡云資源池,可滿足3.5億5GSA用戶業務需求及0.2億行業用戶需求。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隨著產業政策的利好,5G滲透率的逐步提升,同時隨著ToC業務的改善,ToB業績動能的逐步釋放,運營商基本面改善將逐步顯現,疊加云計算、IDC等核心資產優勢,有望進一步提升三大運營商估值中樞。但另一方面,亦有市場研究機構指出,預計由于5G的大規模投資,相關的折舊和電費支出將顯著增加,可能會對中國移動業績表現產生影響。盤和林也對財聯社坦言,挑戰也存在,一方面,5G應用下游開拓和市場需求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連續大規模的電信領域融資可能會影響板塊整體估值,如何通過基本面維系其估值成為重要問題。
三大電信運營商齊聚A股后,也有望形成更好的板塊效應。盤和林表示,A股三大電信巨頭將形成新的權重板塊,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占市場指數權重將有所提升,這將成為未來A股的定海神針。另一方面,A股投資人將可以進行電信運營領域的全賽道投資,同時這也為紅籌股回歸樹立了榜樣,從而進一步帶動A股市場融資發展。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