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保險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健康險以兩位數的保費同比增速“一枝獨秀”。在資本市場,也有這樣一批蹭健康險熱點的企業,近期擬扎堆上市。
其中,思派健康科技、圓心科技、鎂信健康科技3家公司在近一年來密集融資,合計融資規模數十億元,并且都在近期發布或傳出赴港IPO計劃。今年,已有多家與保險公司展開密切合作、布局大健康賽道的企業成功上市。
這批企業可謂生逢其時。隨著老齡化進程不斷加深,保險消費習慣逐漸成熟,單一的保險產品、線上或線下渠道已難以滿足客戶需求。疫情發生后,這一轉變進程加速,客戶對產品、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愈發強烈。
保險公司紛紛升級保險產品與服務供給,構建“壽險+健康+醫療+養老”的服務生態圈。即以保險產品為載體,進一步擴展和豐富保險產品的內涵和外延,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協同保險主業,探索新增長點。
在以綜合健康管理服務解決方案取代單純保險支付的大趨勢下,商業健康險定義被逐步擴大外延,從重疾險產品向補償型的醫療險轉變,并延伸出健康管理和養生護理等業務。保險公司打通“醫”“藥”“險”三大板塊,提供一攬子醫藥健康解決方案的模式受到歡迎。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保險公司選擇借助外力,通過與其他第三方平臺展開緊密合作的方式,構建自身的核心優勢。正是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這批醫藥健康科技公司成了保險公司的座上賓,同時也成為眾多資本青睞的“明星創業企業”。
近年來,思派健康科技等擬上市公司在特藥險、惠民保等業務方面表現活躍,與不少保險公司都開展過深度合作。從其財務報表看,與保險公司合作展開的業務所帶來的收入,在其總營收中占比不小。并且,為符合監管規定及業務開展便利性,這些公司旗下還擁有保險經紀牌照。
梳理其營收構成不難發現,這批醫藥健康科技公司的核心業務、核心優勢在于藥。其中多數公司名義上為醫療大數據公司,但其實仍以賣藥業務為主,看起來更像是賣藥和保健品的企業。這些公司創始人基本都有藥企從業經驗,從藥起步,逐步涉足藥物流通、藥品福利及醫療保險等業務領域。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醫藥健康科技公司扎堆上市,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發展多年,已展開多輪融資,業務發展迅速,同時資本消耗巨大,卻仍未找到屬于自己的盈利模式,已到上市的關口;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少公司擔心政策生變、市場生變,希望盡早推進上市計劃。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都在嘗試推出醫藥健康解決方案,但尚未形成一個成熟的模式。這也是目前國內健康管理服務主要集中在賣藥、掛專家號等服務上的主要原因。”一位長期從事健康險業務的業內人士直言,醫藥健康科技公司想走得長遠,必須具備真正核心的技術實力,不能過度依賴醫藥等資源的變現。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