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在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路上,工業機器人被寄予厚望,相關產業近年來也迎來了高速發展。
在這一大背景下,作為老牌科技企業,聯想集團正在成為推動轉型的重要力量。日前,聯想放出最新宣傳片,展示其自主研發的晨星工業機器人在應用場景和功能開發上有了質的突破,具備多任務自主協同功能,應用場景也更加多元化。
據悉,目前晨星工業機器人已成功應用于國產大型商業飛機C919的制造流程。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國產商業大飛機產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很大,可以用在噴涂,焊接,組裝,搬運,檢修等很多方面,“甚至長遠來講可以打造黑燈工廠,無人車間。”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聯想集團已宣布正式啟動回歸A股,目標為科創板。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將努力實現資本市場對聯想的“再發現”和“重新估值”。而隨著此次晨星工業機器人的投入應用,聯想無疑再添“科創成色”,帶給資本市場更多想象力。
針對制造業核心需求
聯想自研工業機器人投入應用
自1959年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問世以來,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斷進化,現已迎來第二代向第三代轉變與突破的拐點。第三代智能機器人的特點是,具有感知、決策和規劃能力,能夠自主行動實現預定目標,完成復雜任務。
據了解,作為第三代智能工業機器人的代表,晨星機器人是一個能夠幫助用戶立體感知遠程環境,并與之實時交互的機器人系統。大量的前沿技術使得該機器人系統具備遠程呈現、遠程控制及示范學習(3T)能力。同時,聯想晨星機器人在視覺進步的基礎上,運用原本日趨成熟的晨星AR設備和晨星CV模組,讓機器人擁有了自己的“手”“腳”“大腦”和“眼”,能夠靈活進行高精度的操作。
作為聯想首款自研工業機器人,毛世杰告訴記者,晨星機器人應用了諸多聯想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與核心零部件:“硬件方面,3D相機以及計算單元是聯想自有的。軟件部分:3D重建,運動規劃,自然示教,人機協同,這些技術都是聯想自主研發。”
此前,波士頓動力的機械狗Spot憑借其先進的仿生技術,能夠完成“跳舞”、“后空翻”等一系列炫目復雜的動作,一直是機器人行業的“網紅”產品。與之相比,晨星機器人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理念,更注重實用性,主要針對當前制造業發展的核心需求設計,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增加不同的功能,并且成本更低。
“晨星機器人更關注解決方案,而不是機器人本體。用的基本上是成熟零部件,然后加上3D相機,智能檢測,人機協同,這些智能化技術,結合客戶場景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毛世杰透露,晨星機器人從立項、設計、產品化等整個環節,都是和客戶密切合作,針對客戶特別確定的場景和痛點,和客戶一起完成。這樣可以確保晨星機器人研發投入的方向是客戶迫切需要的方向,能夠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
目前,晨星機器人已率先應用于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的制造場景中,主要承擔國產C919中型客機的噴涂工作。
據了解,飛機需要噴漆的零件高達數百種,原先人工噴漆一是依賴工人操作手法很難保證品質一致性,二是作業環境充斥有毒氣體和粉塵會對人體造成健康損害。而隨著晨星機器人的應用,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
據聯想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通過操作人員佩戴AR眼鏡實施遠程操控晨星機器人,可完全取代近距離人工操作,并且通過智能學習模塊,可模擬操作人員的手法、監測噴涂工作中出現的瑕疵,進行修補工作,實施完全自主自動化作業,極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風險。
工業機器人應用前景廣闊
聯想回A再添“想象空間”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安裝機器人數量達14.05萬,為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57.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比重30.32%。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占全球比重上升至39.2%。預計到202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元。
但另一方面,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也存在諸多痛點,譬如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低,尤其在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2019年,中國71%的新安裝機器人來自于外國供應商,自主品牌不到三成。核心技術存短板,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同時,相比國際巨頭,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盈利能力偏弱。
晨星機器人的問世,讓中國自主研發制造工業機器人的隊伍再添一只生力軍,有望進一步打破西方技術和市場壟斷。從晨星機器人宣傳片中也可以看到,七個機器人在實驗室里協同作業,執行包括異物處理、智能分揀、智能巡檢、定位控制、遠程操控、精細噴涂等在內的多項任務,展現了其出色的多任務自主協同功能,這也意味著晨星工業機器人可以在不同行業領域的不同場景下有著豐富的落地應用前景。
對于下一步將在哪些行業場景拓展應用,毛世杰告訴記者:“主要考慮行業需求迫切,且與智能化技術能夠很好結合的領域。目前我們只關注兩個行業,高端制造,以及電力巡檢,這兩個行業智能化基礎都非常好,聯想之前也有很好的積累。”
“我們會把行業做深做透,不會輕易拓寬行業。當然,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我們歡迎合作伙伴一起拓展到不同行業,”他同時表示,從中國商飛提出需求到聯想最終將產品成型,大概用了兩年時間,但現在已經有了機器人和相關技術,今后在其他行業的拓展會快很多。
另據了解,聯想集團目前正穩步推進回歸A股科創板的計劃。對于此次回A,楊元慶表示,除了“PC全球第一”,希望市場能夠更多看到聯想在智能化時代獨有的競爭力,認可聯想是新IT龍頭企業、先進制造業的標桿企業、新基建的核心科技提供商、雙循環運營的典型代表、全球算力領導者等。而晨星機器人的落地應用,不僅意味著聯想的“新IT”藍圖再落重子,也為其奔赴A股科創板之旅再添助力,有望進一步打開投資者的想象空間。
(編輯 張偉 喬川川)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