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萬眾矚目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全球展商在此以最新科技進行“比武”、交流探討,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作為盈康一生旗下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生態品牌,海爾生物海外子公司海特生物亮相進博會,集中展示了創新性的生物樣本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安全及實驗室安全等全場景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
在國際化視角下,海爾生物聚焦物聯網科技生態戰略,堅持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轉型,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逐步實現了由國內到全球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布局,為世界生物安全領域持續注入科技力量。
生態下沉發力全球雙輪驅動戰略持續升級
此次參展進博會,海爾生物進一步將新科技、新理念傳遞給了世界。事實上,在此之前,海爾生物創新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早已走出國門。
以疫苗網為例,在“走出去”的這段時間里,海爾生物將科技生態模式廣泛復制到埃塞俄比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同時,還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機構共創陽光疫苗生態,進入包含“一帶一路”沿線的7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守護全球2億兒童健康,實現“陽光所到之處,疫苗觸手可及”。數據顯示,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疫苗冷鏈長期采購合同供應商,海爾生物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接近30%。
在本屆進博會上,海爾生物與法國優秀百年疫苗生產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就“疫苗智慧管理與服務”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通過物聯網+數字技術在疫苗管理領域的應用,打造優質、高效的智慧疫苗接種生態,推進構建疫苗智慧管理與服務模式,不斷滿足公眾對安全疫苗、放心疫苗更高的要求和期許。
不只是疫苗接種領域,在生物樣本場景解決方案方面,海爾生物已深入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等發達國家。2019年,在丹麥的公共衛生采購當中,海爾生物的超低溫樣本網解決方案以高價中標,打敗了歐美傳統企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再到“走上去”,海爾生物不斷搶占全球高端市場份額,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扎住了根。
真正領先的自主科技無須渲染炒作,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者。據最新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海爾生物前三季度海外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收入同比增長86.83%。其中,海外經銷收入同比增長67.00%,海外項目收入同比增長128.71%。海外經銷方面,公司持續加強海外經銷網絡體系建設,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海外項目方面,公司新中標緬甸國家免疫、南蘇丹疾控中心、喀麥隆國家免疫等項目,雙輪驅動戰略有效保障海外業務持續發展。
自主科技全球引領搶占生物醫療科技制高點
海爾生物與世界強手協力合作,物聯網科技生態布局不斷擴展,成為全球生物安全建設的生力軍,這一切都源于其全球引領的自主科技。
早些年,我國生物科技領域基礎配套設施薄弱,低溫冷鏈設備需要大量進口。對此,海爾生物先于行業自主創新研發出中國第一臺低溫制冷箱體類產品——超低溫冰箱,突破國際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2020年10月30日,在王浚院士、顧臻院長等十余位專家的鑒定下,海爾生物“基于電子配血和RFID技術的物聯網智慧血液管理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疫苗智慧化管理系統、雙系統風冷-30℃低溫保溫箱研制、空氣流場設計關鍵技術在生物安全柜上的應用”四項科研成果同時獲評國際領先水平。在生物安全賽道上,海爾生物不斷搶占生物醫療科技制高點,推動公共衛生和生物安全產業升級。
從受制于人到國際領先,如今的海爾生物已經成為全球生物醫療低溫存儲龍頭企業,并轉型為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目前,海爾生物共計擁有288項專利,34項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牽頭或參與起草9項國家、行業標準,1項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基本涵蓋了全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產品,推動了行業的規范發展。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不生,不新則死。海爾生物通過持續創新迭代場景方案,引領行業向生態化邁進,為世界注入科技力量。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可以預見,未來海爾生物或將在國際市場上收獲更多份額和話語權。
(編輯 李波)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