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網易有道美股上市一事終于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十月伊始,網易有道向紐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最多3億美元。招股書顯示,股票代碼為“DAO”,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瑞士信貸、匯豐銀行等擔任聯席承銷商。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網易有道采用同股不同權,網易持股網易有道66.2%股權,為第一大股東。
“從網易有道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實這家公司要比網易云音樂以及網易嚴選等公司更加成熟,屬于網易旗下最早的產業之一。”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因此讓網易有道先行上市可能更符合網易當前的戰略”。
有道詞典月活量獨占半壁江山
據網易有道披露的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早期有道詞典的成功為網易有道奠定了大量的用戶基礎,建立了強大的品牌。網易有道在此基礎上擴展出一系列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學前、中小學、大學生及成人的終身學習需求。時至今日,智能學習業務成為網易有道第一大營收來源。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網易有道實現總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67.7%。同期,智能學習業務實現營收3.1億元,同比增長58.1%,占總營收的57.4%。
《證券日報》記者亦了解到,網易有道旗下的部分產品在部分用戶群體中享有較好的聲譽。
談及網易有道,有消費者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憶道,學生時代,幾乎人人都在用有道詞典,認為其翻譯準確、效率高。另有某境外留學生告訴記者,目前其仍在使用有道詞典應對日常課業,認為有道詞典“比起同類產品準確率要高很多”。
網易有道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亦透露出市場對于有道詞典產品的認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道詞典月活躍用戶數量獨占網易有道全線產品的半壁江山。招股書顯示,2019上半年,網易有道全部產品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億,其中有道詞典月活躍用戶數量為5120萬,有道翻譯官月活躍用戶數量為251萬,有道云筆記月活躍用戶數量為530萬。
在李易看來,深入人心的有道詞典對于網易有道而言可謂一把雙刃劍。李易指出,一方面來看,有道詞典的品牌效應為網易有道提供了更多的可發揮空間。
網易有道招股書亦顯示,忠實用戶群為有道精品課程和其他產品創造了有效流量。這些協同作用有效地降低了產品開發和獲客成本。數據顯示,2017年,網易有道營銷費用率為29.9%,2018年,營銷費用率為29.2%,2019年上半年,營銷費用率為33.9%,保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另一方面來看,李易同時談道,有道詞典為一款免費產品,習慣了免費模式的存量用戶能否自掏腰包進一步轉化為網易有道旗下其他產品的付費用戶,仍需打一個問號,有道詞典的存量用戶能否進一步推動網易有道業績的進一步增長仍需拭目以待。
跑好教育科技賽道還需資金足
自2018年上半年起,網易有道的內部整合就已陸續進行。2018年4月17日,網易有道宣布完成首輪戰略融資。2019年3月,網易有道CEO周楓在媒體溝通會上確認,在此前網易內部的組織升級與調整中,網易有道與網易教育事業部進行了業務合并,即網易決定將旗下在教育領域內的投入都聚集發展。
這些內部升級與調整成就了如今的網易有道。據招股書信息顯示,網易有道的產品與服務主要包括4類,分別為學習工具類應用、在線課程、內容互動課以及智能硬件。招股書顯示,這種模式構成了網易有道收入的多元化,且網易有道全鏈條產品之間具備良好的協同效應,從而更能實現顯著的規模效應。
江瀚指出,未來教育科技領域將會呈規?;⒁巹澔l展,屬于一個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這也是網易及網易有道執著于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未來如何讓在線教育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或為網易有道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近幾年來,市場對于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偏好仍在反復,但長期來看教育與科技的結合是必然的。”李易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個賽道很長,花費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很有可能會有很多人耐不住寂寞,所以想要布局教育科技,入局者資金要足,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江瀚看來,網易有道實現上市之后,網易云音樂等其他網易旗下企業亦可能陸續推進上市進程,形成多足鼎立格局。
(編輯 白寶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