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濰柴動力上市15周年暨創新發展交流會在香港舉行。就在前一天晚上,濰柴動力發布2018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592.56億元,對于今年的收入,譚旭光預測,“今年收入定位是10%的增長,達到1750億元。”同時,在接受眾多媒體采訪時,譚旭光也對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工業動力將是濰柴大發展的機會
“濰柴對今年收入定位是10%的增長,達到1750億。”對于該預測,譚旭光表示,濰柴對資本市場一向是負責任的,所有預測都是審慎的態度。“我們做企業,一是為賺錢,二是怎么賺錢。我的目標是要把三項費用率控制10%以下,現在已經到了10.65%。”
譚旭光表示,他一直關注企業的三費率,“我對內管理叫三費額,三費率是隨著銷售收入增長自然小,我嚴格控制三費額。現在三費額國內公司比國外公司要低,我們就是向管理要效益。”
而在譚旭光看來,企業的銷售利潤率達到10%的時候,他才配做一個合格的CEO。
近幾年,濰柴動力的布局逐漸從動力總成、重卡向周期性比較小的行業如物流布局,各大板塊相對穩定。對此,譚旭光認為,濰柴接下來的第一發展是智能物流,這在中國將會帶來巨大的效益,第二發展是商用車,第三則在全系列動力總成和工業動力方面。而工業動力在譚旭光看來將是濰柴大發展的機會,特別是500-10000KW,利潤巨大。
“在發展商用車動力總成得到經驗后,我們認為中國在工程機械特別是挖機方面,這是一個巨大的金礦,而且這個金礦,盡管它的量沒有重卡大,但是它的銷售收入和盈利能力都給濰柴帶來巨大的機會。”譚旭光說,現在這些動力總成已經進入市場,相信未來它在濰柴工程機械板塊將成為主導動力。現在在裝載機方面濰柴占有70%市場份額,由于挖掘機的崛起導致裝載機的下降,將來這兩個領域都將成為濰柴的配套主力市場。譚旭光自信地說,在工程機械領域沒人能和濰柴競爭。
中國重汽和山東重工一定會重組
去年9月,譚旭光被任命為中國重汽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后,中國重汽和山東重工今后的路將如何走,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在26日的會議上,譚旭光表示,他的這次任命并不突然,事情醞釀了很長時間了,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2021年商用車將全部對外開放,2023年乘用車也將全面對外開放,“我們單一的力量無法在全球參與競爭,中國重汽和山東重工的重組是一定要搞的。”
不過譚旭光介紹,目前兩大集團重組一事正在由山東省國資委協調濟南市的重組意見,并報省政府常委會研究,目前還沒有答復。一個這么大的集團,4萬多人,還有房地產,都要剝離或者梳理梳理,然后再把優良資產裝進來。
譚旭光認為,在大集團下,陜汽重卡、中國重汽重卡加起來,已經全球排名第三,但并不意味他的水平排名第三。“我們重組后的目標是實現世界一流水平,特別是進入國六階段,或者今后即將要發布的國七、歐七,發動機動力總成的成本越來越高,只有突破規模效應,才有競爭力。這個重組,對大家是好事。”
譚旭光說,中國重汽是一個很好的品牌,這些年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重汽11L、13L用曼的發動機,在國六階段可以支撐中國重汽重卡的銷售。而陜重汽用的是濰柴發動機,它倆有不同,但是一些細分市場可以共享資源,比如在10L以下發動機,雙方共享這個平臺,但在主流發動機11L、13L階段,譚旭光重申,“現階段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我相信在市場上更愿意接受這個現實。”
而對于陜重汽的發展,譚旭光表示,陜汽集團和濰柴動力戰略是高度一致的,打造重卡20萬、中輕卡20萬,這兩個目標是不謀而合的。“我想說的是,任何的發展,都不會犧牲陜重汽的利益,而是有利于陜重汽的發展,能夠激活雙方的內生動力,實現雙方的快速發展。”
不要對氫燃料電池炒作推波助瀾
在當天的會上,面對市場對濰柴動力在發展燃料電池等新能源上,譚旭光也再次重申了他的觀點:“對于市場炒作氫燃料電池,千萬不要推波助瀾。”
譚旭光說,燃料電池發動機是一種技術路線,更適合于重型車、特種車和特種環境的重型卡車。氫燃料發動機不是哪個地方都可以使用的。氫的關鍵不在于燃料,而在于燃料的管理。如果是從化石能源中提煉氫,這是不值得。但對于特別區域,在廢氫比較豐富的地區、煤炭發達的地區、再生能源比較發達的地區提煉氫,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西部地區的太陽能、山東的廢氫、內蒙的露天煤礦,都有可能實現,氫燃料發動機是有一定限制的。
譚旭光認為,未來20-30年,氫作為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會超過10%。在特定的細分市場,它具有優勢,最大的優勢是加氫快,不像純電動的。
此外,對于公司這兩年在非道路發動機方面取得的迅猛發展,此次會上透露,濰柴動力的農業裝備發動機從2015開始的3000臺,到2016年的16000臺,2017年的28000臺,到去年的42000臺,在以這樣的發展速度提升。除了農業裝備以外,還有工程機械、挖機、工業動力都將是濰柴全力突破的市場,在2025年以前,通過積極的開發,將會實現200萬臺的目標。而且,去年濰柴發動機出口2萬臺,近年來每年都有增長。譚旭光表示,濰柴現在全球化銷售每年在以50%以上的增速在發展,今年預計將達到5億美金,我們以這樣的增速,在未來5年內,有希望實現20億美金的發動機出口量。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