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中信產業基金一直關注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把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作為自己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在其布局的醫療健康領域,北京長生眾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長生醫療)就是重要的一環。
借助中信產業基金的戰略規劃和管理團隊不懈的努力,成立四年以來,這家以透析為特色科室的慢性病醫院和獨立血透中心的全國連鎖醫院管理集團,憑借強大的整合能力,迅速完成戰略布局,一躍成為行業龍頭。
在剛剛結束的2018不凡商業全球青年創業者大會上,長生醫療以網絡投票第一名的成績摘得“2018最具商業價值創業公司”。
據集團首席執行官、黑龍江省人民醫院原院長于治洲介紹,長生醫療以平均每年增加十家醫院的速度在迅速成長。既有實力強大的腎病醫院慕名而來投入麾下,也有運營團隊從選址、裝修如春燕啄泥一般一磚一瓦籌建的新醫院。長生醫療緊抓醫療質量,為患者帶來國際一流的透析服務,細化經營管理,旗下醫院逐步邁入良性運營的快車道。
而在整合行業資源的過程中,長生醫療選擇以分布在基層縣市的二級腎病??漆t院居多,這些醫院處在我國醫改分級診療的中間環上,明顯的特點就是“兩小一大”:競爭力小,生存空間小,運營壓力大。長生醫療控股后,對醫院進行診斷把脈,開具“治療藥方”,給予技術、人才、資金、管理、采購等全面支持,讓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困境,而進入發展軌道。
透析病人需要終生依賴血液透析,由于國內治療水平落后,大多數病友喪失工作能力,因病致貧。雖然國家正在逐步提高血液透析的報銷份額,但是他們的生活壓力依然很大。幫助他們解決治療以及生活上的困難,正是長生醫療履行的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據悉,長生醫療旗下醫院每年共計為幫扶貧困病人投入費用近3000萬元。
今年7月,“長生醫療援助平臺——寧夏長生醫院醫療救助基金”成立,為寧夏自治區的貧困患者在治療時提供全額或半額援助。同時,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的常瑞基金也針對透析患者每年開展“腎愛有常”公益捐助,負擔血透病人醫保費用外的所有個人開支。
長生醫療表示,一直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使命,積極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在經營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相關部門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主動接受主管部門的督促檢查,誠信經營,照章納稅。做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從病人的利益著想,處處體現為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理念,以實際行動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集團化管理和資本化運作是透析中心發展的趨勢,國家也“鼓勵血液透析中心向連鎖化、集團化發展,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與服務模式”(國衛醫發[2016]676號文件)。北京長生自成立之初就有意識地引進股東思維及風險控制理論,促使集團形成可復制模式,更適合于連鎖化、資本化運作發展。
集中采購是連鎖經營的優勢保障,也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方式,強勢高效的集采供應鏈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購成本,還能優化采購結構。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提升運作效率,擁有運作多年成熟供應鏈的中信產業基金,多次調整集采方案,最后更是把集采權限直接下放到北京長生集團,為集團的快速發展鋪平道路。
作為一個極具潛力的投資平臺,北京長生經過幾年的規范經營和健康發展,樹立了行業品牌,也吸引了許多投資公司看重,目前公司首輪融資正在進行中。
2018年,北京長生4家醫院(透析中心)相繼開業,十家并購醫院盡職調查工作完成,正在進一步推進中,7家自建醫院(透析中心)基本裝修完成,明年上半年有望全部開業。對于自建獨立的透析中心,集團積累了經驗,形成了可復制的發展模式,以黑龍江綏化長生透析中心為例,就創下投資最少、周期最短、病人增長最快的記錄。
如果說2017年是北京長生的快速發展年,2018年是北京長生的強化管理年,那么2019年則是北京長生跳躍發展年。據北京長生的發展戰略預計,未來5年內,北京長生將深耕二三線城市,關注醫療資源缺乏地區,采取并購、新建等多種資本運作模式,迅速擴張,旗下醫院及血透中心將發展到300家,擁有透析機11000臺,服務透析患者4.5萬人—5萬人。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