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冬
5年前,平安國際融資租賃(以下簡稱:平安租賃)剛剛成立,很少有人能預料到其發展如此迅速,如今平安租賃資產規模已達2000億元,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值得注意的是,為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的平安租賃再次醞釀著打破常規,直接下場從事第三方醫療產業,首次提出要將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作為第一戰略。
為何跨界發展,與租賃業務如何協同?第三方檢測的春天來臨?如何面臨資本、政策、人才等諸多挑戰?日前,平安租賃董事長兼CEO方蔚豪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問題予以一一解答。
大健康戰略破局
自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醫療改革近兩年出現明顯加快態勢,多項政策出臺促進第三方醫療發展,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國家衛生計生委于2017年4月1日批準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可由獨立于醫院的第三方運營,允許民資進入,鼓勵連鎖經營,各方資本紛紛布局,隸屬于平安租賃的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正是其中的先行者。
10月17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在湖北省的首家旗艦中心——武漢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正式開業,這是繼去年年底,南昌旗艦中心開業后的全國第二家旗艦店。武漢檢測中心是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打造“武漢+襄陽”湖北省雙輪驅動的重要一環。
就在武漢旗艦中心開業之際,平安租賃董事長兼CEO方蔚豪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首次提出,平安租賃會把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作為第一戰略,堅定不移地投入下去。
平安租賃目前已覆蓋19個行業條線,為何偏愛醫療并且“二次創業”干起實業來?事實上,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作為運營的重要代表,與平安租賃“以互聯網物件運營為特色的輕資產公司”的2.0發展戰略相吻合。此外,還與整個平安集團的大健康戰略息息相關。
隨著騰訊、微醫、春雨醫生等互聯網巨頭和互聯網醫療公司紛紛重金布局線下醫院/診所,如今線下已成為互聯網醫療跑馬圈地的主戰場。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接棒萬家診所,承載了集團醫療生態圈線下落子的重任,成為構建從線上醫生問診咨詢、影像檢查和血液檢查并將結果反饋給線上臨床醫生、開具處方最后到藥品支付和配送這整個醫療生態圈閉環的關鍵銜接。
不過,從融資服務提供方到直接下場從事醫療行業,不禁令市場對跨界能否成功產生疑慮。
與設立全科診所的普遍做法不同,平安租賃選擇了檢測這一突破口,首創全國影像診斷、醫學檢驗和精密檢查“三位一體”的模式。
方蔚豪告訴記者:“由于行業跨度大,因此我們也很謹慎,基于本身對醫療行業和醫療設備的深度了解,選擇了與設備、技術依存度相關的第三方影像和檢驗,而非手術等對醫師專家依賴較高的領域。我們直接切入的并不是預防和康復而是中間的治療,對于治療又切入最為核心的診斷。”
方蔚豪認為,這是結合行業趨勢和自身資源稟賦下的優選。平安租賃是融資租賃而非金融租賃,多年積累使其對設備本身的運行和貶值曲線有透徹理解,比一般意義的金融公司更接近產業,而醫療行業又是平安租賃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醫療產業團隊接近200人。
此外,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與平安租賃協同效應明顯。資本雄厚的平安租賃能保障5年300億元的投資計劃,讓檢測中心輕裝上陣,并通過與之設備租賃合作擴大自身資產規模。
如何與國內近400家檢測中心競爭?
從美國經驗來看,第三方影像發展空間巨大。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5年美國醫療影像診斷市場從46.6億美元增長到87.1億美元,其中,40%的市場貢獻來自于第三方獨立影像中心。美國的獨立影像中心約有6800多個。
雖然前景廣闊但國內競爭激烈,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區域醫學影像中心342個。此外,平安租賃雖是較早布局者,目前已下場的競爭對手還有美年大健康與西門子中國聯姻的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華潤萬東旗下、背靠阿里健康的萬里云影像平臺等企業環伺。
在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優勢方面,方蔚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我們不做全面性檢查,只做深度。相對于消費級檢查,我們做的是臨床級檢查,配備頂尖的專家和設備,臨床醫生可依據檢查結果開具處方;而且,提供服務為‘三位一體’。相比單純提供影像或者檢查的第三方來說,我們能提供影像、檢驗和精密檢查全方面服務;第二,我們是連鎖業態,計劃建立全國性網絡,這就使得我們可與全國性機構包括春雨醫生等展開合作;第三,背靠平安集團,我們的優勢在于科技和資金實力。平安醫療科技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性新型科技力量上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一方面醫生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減輕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們為醫療科技也提供了更多場景和數據來源,從而讓它的積極學習訓練變得更精準。”
據了解,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目前實現線上預約、LBS樓內就醫指引、人臉識別、智能分診、電子報告等高科技與智能服務;通過平安好影像、平安好檢驗線上平臺實現移動閱片、遠程診斷、醫聯體資源共享等功能。
面對大醫院排隊時間長、小型醫療機構先進設備供應不足的現狀,在方蔚豪眼中,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與醫院、第三方醫療中心、影像中心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賦能而非競爭。檢測中心通過內部打通、集約式、共享發展降低成本,并利用先進科技提高效率。
“比如根據三位一體的業態特點,我們已開始在南昌嘗試24小時運營,讓設備利用最大化,效果還不錯。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降低自身運營成本,最大化提高社會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讓渡給患者,提供高質量、低成本、優體驗的服務。希望成為增量的提供者,而不是存量蛋糕的分享者。”他說。
挑戰重重
“我們都很看好它的未來但不能只討口彩,真正落地時,仍面臨諸多困難需要克服。”方蔚豪坦言,當下面臨地方政府態度謹慎、資質管控、醫院接受度不高和人才緊缺等多方面挑戰。
他舉了個例子:“關于社會資本辦醫,尤其涉及到醫療的核心環節--大型的影像檢查設備,目前對涉及醫療衛生資質以及建設資質的控制還比較嚴格。僅僅開設一家影像中心,我們前前后后,所需取得的證照就有40個,包括醫療職業資質、設備治療的放射輻射、醫師職業許可證等。”
此外,第三方影像中心還面臨醫院之間能否互認檢查結果、大型醫院對于降低自身收入的擔憂以及與醫院爭奪成熟執業醫師等諸多問題。
面對醫院與第三方機構的博弈,方蔚豪認為,隨著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等各項政策逐漸放開以及新業態的逐漸成熟,政府、醫院、醫生的接受度會逐漸提高。“我們也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和各個醫院的溝通。從一開始我們就堅持高質量發展路線,建立了非常嚴格的質量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并支持學科建設,通過一系列工作在醫療行業里逐漸建立口碑。”
據悉,目前檢測中心已吸引了不少當地專家。每一個平安健康(檢測)旗艦中心都設有首席醫療官,均為當地放射學界的主委和副主委,是當地排名數一數二的學術專家。
由此可見,開設一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投入大、周期長、關卡多,如何實現5年內1000家的目標?
方蔚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自建“三位一體”的旗艦中心,還將通過加盟、托管、收購等多種方式快速布局全國。“目前已開業6家中心,正在籌建的有6家,一共12家自建中心。但事實上加上加盟和托管的中心,目前已有150家。我們希望盡快建成全國網絡,形成市場聲音,讓大家都能夠認識到第三方醫療影像中心能給醫療體系帶來的好處,讓患者從中獲益。”他說。
基于平安集團“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的價值觀和出發點,方蔚豪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而平安集團強大資金實力讓平安租賃比同行更從容和有耐心。
采訪中,方蔚豪談到的一個細節令記者印象深刻。為深入了解業務,方蔚豪親自坐在影像醫生身邊,學習整個操作流程,觀察后發現醫技人員非常關鍵,其專業和敬業程度決定著檢查的準確度。因此,對加盟店的認證除了認證醫療機構資質和設備之外,還增加了對醫技人員的嚴格認證。
從上述細節可見,依托集團資源,平安租賃這五年垂直起飛與方蔚豪帶領的團隊的經驗和洞察力密不可分。此次原班人馬能否再次復制平安模式,成為業界最大的期待。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