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去杠桿大背景下,此前慣于大手大腳花錢的公司今年明顯感到“資渴”,部分上市公司還因杠桿過高而被迫易主解困。不過,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手握大把現金。究竟哪些上市公司“不差錢”?記者從三大維度進行挖掘:一是有錢頻繁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司,二是最近一年剛完成定增募資的公司,三是近期成功到港股發行了H股的公司。這些“幸運兒”,正享受著“現金為王”的愜意人生。
理財額已超去年同期
“去杠桿背景下,現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目前二級市場波動較大,收益率比較確定的理財產品更受青睞。”不止一位民企上市公司高管向記者透露。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0月10日,今年以來已有1100多家上市公司先后發布公告,累計購買逾15000只理財產品,累計金額逾10000億元(包含滾動理財,下同),而去年同期約為9700億元。按此趨勢,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累計金額很能超過2017年的13000億元。
粗略來看,這些理財產品主要類型為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以及信托、資管等固收類產品。其中,短期銀行類產品按委托金額大小以及期限長短,收益率在2%至5%之間,而信托類產品一般期限在1至2年,收益率在7%或8%浮動。
9月22日,白銀有色公告稱,公司共動用25億元自有資金委托理財,涉及華證價值6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事實上,白銀有色該筆理財資金屬于滾動使用,且前后銜接緊密,其中華證價值357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委托金額5億元)在2018年8月22日到期當天即進入第二輪理財。
這些上市公司動用大額資金進行理財,錢從何來?記者統計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閑置募集資金。
以天茂集團為例,公司自2018年4月以來,共使用48.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進行了9次超短期限的理財活動(8至34天),預計最低收益率在3.35%至4.37%之間。
與天茂集團的“集中理財”不同,江蘇國泰對其閑置募集資金的現金管理分散且時限較長,今年以來公司以自籌資金購買的銀行各類理財產品達30余只,單筆理財額為5000萬元至2億元不等,期限大部分在3個月以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4%之上。
從今年整體滾動理財規模來看,據不完全統計,除天茂集團和江蘇國泰外,寶鋼股份、養元飲品、維信諾、海信電器、廣匯汽車等排名靠前,其中寶鋼股份和天茂集團的累計理財額均超過400億元。而在購買理財產品數量方面,截至10月9日,杰克股份累計持有420個,銀泰資源、吉比特、恒生電子都超過180個。
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偏愛理財與發展實業背道而馳。對此,某華南地區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部分上市公司青睞理財產品可以理解為著眼于穩健投資的自主調整。此外,通過階段性的短期理財提升資金利用率,也是避免募集資金等長期閑置的一種手段。”
“定增+H股”兩維度共振吸金
2018年以來,A股融資環境生變,融資難度加大。曾經動輒再融資數百億元的圖景現已失色許多,即便如此,今年以來依舊能夠完成實施定增的上市公司,相較以往或許成色更足,其中不乏農業銀行的千億元定增等。
若從企業性質角度出發,增發規模逾百億元的國資企業占比約七成,民企約三成。
比如今年8月完成定增引入戰投的華泰證券,認購對象包括阿里、蘇寧、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等6名戰略投資者。公司表示,本次定增完成后資產負債率將有所降低,與凈資本規模掛鉤的業務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雷鳴科化的再融資則是重組的一部分。公司向控股股東淮礦集團等15名法人和3名自然人定向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5億元,收購淮礦集團旗下的淮礦股份99.5%的股份(剩余0.05%由雷鳴科化全資子公司支付現金完成),合計作價約209億元;同時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6.3億元。重組完成后,淮礦股份的煤炭和焦炭資產將整體注入到雷鳴科化。
民企豫園股份則是背靠復星集團。根據重組方案,交易對方承諾對應資產在2018年至2020年的業績總額不低于70億元,有利于未來公司利用此次重組充沛的現金和利潤全力打造時尚消費平臺。
不僅如此,部分上市公司更是拉長視野,選擇發行H股進行融資。記者查閱公告,粗略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藥明康德、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A股公司計劃H股發行事宜。
剛剛A股上市的藥明康德迅速啟動了H股上市方案。有券商分析師表示,繼A股IPO之后,未來H股成功融資將進一步充盈公司凈資產,“A+H”雙融資平臺也將有利于全球化擴張速度。
與之類似,鋰業巨頭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先后披露了發行H股的計劃。根據最新公告,贛鋒鋰業發售價為16.5港元/股,募資凈額約31.71億港元,其中近六成用于上中下游業務拓展。天齊鋰業計劃用募資的90%(未披露具體募資額)收購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23.77%股權。根據今年5月公告,公司需為此次收購擲出約40.66億美元(借債約35億美元用于此次支付)。
山東黃金剛剛完成H股發行上市,募資凈額約46.38億港元,主要用作償還為貝拉德羅收購事項的三年期定期貸款。而復星醫藥、中集集團等進行了H股增發。除了A股公司發行H股融資外,港股公司中國人保近日披露了擬發行23億A股計劃。
“其實不少企業發行H股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超大規模的產業項目做融資,這些項目大多涉及海外資產收購以及全球化戰略的部署。”前述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有實力的企業而言,在其他市場上市,是進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擴充融資渠道的優選方案,在很多實操的資本運作情境下,兩者互為前提。”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