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近年來,瀘州老窖積極弘揚傳統,同時持續推進創新發展,以數智化轉型賦能生產、銷售、管理協同等多個方面,“守正創新”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筑牢根基。2024年上半年,瀘州老窖的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再度實現雙位數增長。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瀘州老窖,感受公司對于傳統的堅守和對創新的珍視。
堅持數智化轉型
《證券日報》記者在“國寶窖池”看到,標有“中國濃香型白酒起源地”字樣的大石吸引著游客們前來打卡留念,附近存留著數百年前瀘州老窖釀酒取水所用的古井,還有記錄著瀘州老窖傳統釀制技藝開創者郭懷玉(元代瀘州人)等人事跡的雕像。而在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老窖池邊,散發著酒糟味的霧氣蒸騰而上,工人們手持工具,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堆糟、拌料等工序,這是遵循傳統釀酒技藝進行生產的一環。
“老窖池是濃香型白酒企業產出好酒的根本條件。公司的1573國寶窖池群等資源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至今已傳承24代,該技藝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573國寶窖池群與‘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共同成為‘國窖1573’及‘瀘州老窖’系列產品品質最根本的基礎和保障。”瀘州老窖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尊重和遵循傳統的同時,瀘州老窖也在積極探索創新之路。2020年底,黃艤釀酒生態園全面投產,公司秉承“傳承古法、純糧釀造、傳統工藝、智能科技”的文化內涵,實施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釀酒技改,投產后的黃艤釀酒生態園為瀘州老窖新增優質純糧固態白酒10萬噸/年、酒曲10萬噸/年產能和38萬噸儲酒能力,公司生產保障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今年1月份,瀘州老窖智能包裝中心正式投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中心的白酒產品灌裝速度可達到1.5萬瓶/小時,雜質檢測機的精度達到99.99%,精確到“頭發絲都能檢測出來”的程度。作為全面領先的“燈塔工廠”,瀘州老窖智能包裝中心正引領中國白酒行業加速邁向數字化、智能化。
此外,瀘州老窖近年來堅持數智化轉型,除了推進數智賦能生產,在市場層面也取得成效。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場景碼互動工具全面推廣,全鏈路數字化掃碼營銷深化運用,正持續壯大消費者數據資產。
業績呈穩步向好態勢
隨著瀘州老窖在產能優化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作出努力,公司業績呈現穩步向好態勢。2024年上半年,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169.0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4%、13.22%,并雙雙創下同期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穩步向好的業績背后,是瀘州老窖穩定的產品體系、健康的渠道體系和日益增長的品牌力在共同發力。其中,產品是支撐瀘州老窖品牌發展的內核。
據悉,瀘州老窖堅持聚焦“雙品牌、三品系、大單品”戰略。“大單品”指的是國窖1573,國窖1573單品的年銷售收入已突破200億元,站穩中國三大高端白酒陣營,成為全國化品牌;瀘州老窖品牌復興計劃成績斐然,系列產品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養生酒、中式果釀酒等創新產品也在持續培育,成為推動公司邁向年輕化、時尚化、健康化和國際化的生力軍。
從產品結構來看,中高檔產品為瀘州老窖的業績穩步增長貢獻了積極力量。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中高檔酒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52.1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9.99%,同比增長17.12%。
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窖主節”為代表的營銷創新,對濃香傳承、國寶窖池的文化挖掘,低度健康飲酒的品質創新和雙品牌戰略帶來的以利潤為導向的結構性增長模式,這些都是瀘州老窖近年來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亮點。未來,公司的大單品增長情況以及在消費多元化趨勢下的新突破值得期待。
瀘州老窖認為,面對市場的深度變革和消費需求的分化,中國白酒正面臨著新的歷史性挑戰,白酒企業只有在挑戰中尋求新的機遇,采取新的舉措,創造新的需求,才能迎來長久的發展。展望下半年,公司將強化營銷攻堅、推進數智營銷,深化文化賦能,注入數智力量、推動智慧生產,加快數智賦能、強化管理協同。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