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蒙婷婷
“低空經濟”成為2024年熱議關鍵詞,而無人機產業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產業載體。作為國內第一家以無人機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縱橫股份不斷積累無人機領域關鍵技術,并積極探索低空經濟下無人機智慧應用新模式,現已形成完整的智慧河湖、智慧林業、智慧環保、智慧交通、智慧應急等行業解決方案。
低空經濟風口已至,縱橫股份如何乘風而起?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精工東一路2666號鵬飛科技園,走進這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實地調研。
縱橫股份創始人、董事長任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們看好低空經濟,接下來將聚焦低空數字經濟領域持續發力,并依托‘大鵬無人機+無人值守系統+縱橫云’這一發展模式,積極打造低空數字經濟運營示范項目,打造無人機監測網絡,推動工業無人機進入智能化時代,助力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在鵬飛科技園的操場上,《證券日報》記者看到幾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無人機組裝、試飛,測試飛行數據。據縱橫股份證券事務代表袁一僑介紹:“公司出廠的每臺無人機都會進行質量檢測和安全試飛,以確保送到客戶手里的縱橫產品都是高品質、高質量的。”
縱橫股份是國內率先實現微型撲翼飛行器全自主飛行、固定翼無人機移動平臺精準起降的公司,并于2014年取得飛控系統領域市占率第一。2015年,公司啟動無人機整機研發制造。
任斌對記者表示:“目前市面上生產無人機的企業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無人機產品的環境適應性高、可靠性強,同時又可以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以及擁有完整售后保障的企業卻很少,而這就是縱橫股份的核心競爭優勢。”
在生產車間入口處的展示墻上,清楚的寫著“鵬飛科技園可實現年產各類通用型無人機系統3700架”。在機加車間,身著深藍色工作服的技術工人正操作著數控加工中心設備,將原材料逐一加工成生產無人機所需的各種結構件。在復材車間,工人們十分專注地裁剪鋪貼,一層一層地涂裝無人機機翼。除了機翼以外,無人機還存在較多的非標結構件,加上復合材料的特殊性,采用人工精細化作業可使無人機空機質量更輕。
研發是無人機生產制造企業的生命。縱橫股份重視研發,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且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新產品開發,從開始的垂直固定翼到多旋翼,再到直升機,還有現在的無人值守系統等。同時,縱橫股份還會對已上市產品結合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研發改良。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縱橫股份研發費用累計達1.16億元。公司旗下還設有無人機學院,依托公司在無人機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應用等方面的優勢,開展無人機相關技能培訓、標準制定、產教融合等業務。
助力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如何把握低空經濟風口,實現企業自身發展的騰飛呢?
任斌表示,縱橫股份接下來將大力發展低空數字經濟領域,目前正在積極打造低空數字經濟運營示范項目。
近年來,縱橫股份積極開展低空數字經濟、航空應急、智慧農業等無人機關鍵技術研究。當前,公司正積極在四川及國內部分地區打造樣板試點,并計劃通過建設并運營一些低空數字經濟項目促進政府治理,特別是智慧鄉村、智慧農業、智慧水利等各領域的時空大數據對政府智慧治理帶來明顯的效果提升。
縱橫股份于2023年率先面向各行業場景推出新一代“縱橫昆侖無人值守系統”,該系統實現無人機自動巡檢、自動充電、異地部署、遠程規劃指揮、數據自動回傳等功能,可有效幫助用戶解決現有無人機行業應用場景中的痛點。而自動機庫系統后端使用“縱橫云管控平臺”,可完成對任務數據的存儲、數據處理分析等,實現航線規劃、無人機與自動機庫控制、數據應用分析的一整套巡檢應用閉環流程,此外還可以通過本地部署的“縱橫云SDK”接入現有無人機管控與數據應用平臺。
任斌表示:“公司將在試點區域大量部署‘大鵬無人機+無人值守系統+縱橫云’,打造無人機監測網絡,不斷進行時空大數據的采集和更新,讓無人機在當地住建、國土、環保、水利、林業、交通等領域實現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務,從而推動工業無人機進入智能化時代,助力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
產業鏈迎發展春風
在任斌看來,當前低空經濟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這將對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無人機用戶等產生一定影響,推動整個低空經濟產業鏈全面向好發展。
近年來,我國頻頻出臺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2021年,低空經濟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開啟發展新里程。2023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發展低空經濟最核心的是要解決為誰服務、誰來買單的問題。”在任斌看來,低空經濟可分為低空數字經濟、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等三大主要應用場景,而低空數字經濟是以無人機搭載相機、傳感器等載荷設備對地面實現遙感監控,從而獲取海量時空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這一模式,這也是當下運用較好、技術較為成熟、經濟效益見效較快的應用場景。
低空數字經濟作為無人機最早的應用場景,經歷了從裝備時代到工具時代,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時代。任斌表示,未來5年至10年,低空數字經濟的智能化應用將成為主流,并有望撬動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的產值規模。
談及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任斌表示,一方面,需持續加快推進低空空域改革,優化完善空域使用審批程序,提升低空空域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行業的發展也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打通低空空域規范運用的關鍵環節,共同推動低空數字經濟助力社會治理水平提升、賦能各行業高效發展。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