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4月24日,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投能源”,證券代碼:000600.SZ)披露2024年“成績單”。
在煤炭價格大幅回落、電力需求穩步增長的背景下,這家河北省最大的電力上市平臺實現了營收、凈利的雙增長,尤其是凈利潤同比暴增181%,扣非凈利潤更是飆漲54倍,上演了一場“火電逆襲”的好戲。
凈利潤增長181.59%
分紅比例超44%
年報顯示,2024年,建投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35.17億元,同比增長20.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181.5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3.99億元,同比增長5401.22%。
在公布年報的同時,建投能源還披露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經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為: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元(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2.35億元(含稅),現金分紅金額占本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44.28%。
建投能源是河北建投集團控股的首家大型電力上市公司,是河北省重要的能源電力投資主體,主營業務為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公司主營收入來源主要為火力發電電量、熱量銷售,2024年相關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2.03%,主要來源于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
公告顯示,建投能源2024年控股發電公司完成上網電量50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79%,主要得益于收購帶來的裝機規模擴大。
煤炭降價成“利潤推手”
燃料成本大降10%
火電企業的盈利核心邏輯在于“煤電博弈”——煤炭價格下跌,往往意味著火電企業利潤空間的打開。2024年,這一邏輯在建投能源身上得到了完美演繹。
公告顯示,在成本端,火力發電燃料成本是建投能源主營業務成本的“大頭”,占營業成本的71.77%。這也意味著煤炭價格的波動對公司主營成本影響深遠。
不過,2024年,國家高度重視能源安全供應工作,在保供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國內煤炭企業深化增產保供措施,全年煤炭產量實現適度增長,疊加進口煤量持續攀升,市場供應整體充裕。同時,主要耗煤行業產品產量增速回落,煤炭消費需求趨緩。在市場供需雙重影響下,煤炭市場價格波動逐漸收窄,價格持續向合理區間回歸。2024年,北方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均價為863元/噸,同比大幅下降11%,煤電行業燃料成本壓力得到進一步疏解。
公告顯示,建投能源全年采購電煤3401萬噸,平均綜合標煤單價822.02元/噸,同比降低10.07%。僅燃料成本一項就節省數億元。
盡管平均上網結算電價微降2.82%至437.37元/兆瓦時(含稅),但得益于裝機規模擴大,公司營收仍實現20%的增長。成本端的大幅優化,直接推動毛利率提升,使得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
新能源轉型暗流涌動
未來增長點在哪?
盡管火電業務短期受益于煤價下跌,但長期來看,能源結構轉型是大勢所趨。在“雙碳”目標下,建投能源如何布局新能源賽道,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能源結構正逐漸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風光氫儲等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增長點。建投能源作為區域性能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具備資源整合優勢,若能加快新能源項目布局,將有效優化業務結構,降低對傳統火電的依賴。”
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為供應主體、化石能源為兜底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新型能源體系。
事實上,建投能源已開始探索新能源業務。2024年,公司參與投資了部分風電、光伏項目,盡管目前規模較小,但未來不排除通過集團資產注入或獨立開發的方式擴大清潔能源占比。此外,河北省正大力推進“風光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建設,作為省內核心電力平臺,建投能源有望在政策支持下獲得更多新能源項目機會。
建投能源表示,2025年將持續推動主業規模擴容與轉型升級。一是實施項目全過程管理,高標準推進西柏坡電廠四期和任丘熱電二期項目工程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兩個聯營、“供熱+新能源”及能源基地項目落地,堅定擴大優質新能源資產規模;三是有序開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布局;四是耦合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需要,充分挖掘煤電資產多元價值,做優供熱資產,打造臨廠經濟圈。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受益于煤價回落,火電行業整體盈利修復,建投能源2024年業績表現亮眼。但目前來看,煤炭價格已進入“合理區間”,未來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火電企業的成本端紅利可能逐步減弱。考慮到公司業績高度依賴煤炭和電力價格,未來需警惕能源價格反彈及電力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盈利波動風險,以及火電主業面臨的低碳轉型壓力。
在胡麒牧看來,長期來看,電力企業的競爭力將取決于:煤電聯營能力,如自有煤礦或長協煤占比高的企業更具成本優勢;新能源轉型速度,風光裝機占比提升可平滑業績波動;電力市場化交易能力,如電價浮動機制下的盈利彈性。建投能源在煤電業務上具備區域壟斷優勢,但未來能否在新能源賽道搶占先機,仍需觀察其戰略布局和投資力度。
(編輯 上官夢露)
12:11 | 趣睡科技2025年首季業績迎來“開門... |
12:11 | 鼎龍股份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11 | 九州通2024年營業收入1518.10億元 ... |
12:10 | 領克900正式上市 引領家庭旗艦大六... |
12:09 | 康芝藥業2024年經營情況保持平穩 |
12:08 | 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4% 盈... |
12:06 | 信維通信2024年實現營收87.44億元 ... |
12:05 | 錨定絲杠磨床賽道 高測股份積極開... |
11:57 | 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回升 先鋒精... |
11:53 |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 |
11:50 | 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 格力博... |
11:49 | 潤澤科技一季度凈利潤4.3億元 擬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