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4月20日晚,上交所就近日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泰B股”)向山東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新潮”)公司股東發出部分要約,并構成競爭要約的相關事宜,下發監管工作函,督促ST新潮依規履行競爭要約收購相關信息披露義務。
根據ST新潮4月18日晚公告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此次伊泰B股計劃收購公司51%的股份,要約收購價格為3.4元/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117.92億元。而這是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繼匯能海投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能海投”)、浙江金帝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帝石油”)后的第三家擬要約收購ST新潮的公司。
此前,匯能海投因隱瞞一致行動人關系已宣布終止籌劃要約收購。由于金帝石油4月初已向ST新潮發來了20%股權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故本次伊泰B股的要約收購構成競爭要約,這使之成為A股歷史上的罕見案例。
兩大巨頭
爭奪優質資源
根據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伊泰B股要約和金帝石油要約分別使用不同的申報代碼和申報簡稱,具有不同的收購價格、收購比例上下限和起始日期。鑒于競爭要約事項將對投資者決策和合法權益產生重大影響,上交所對公司提出監管要求,督促公司在競爭要約收購推進過程中,依規配合收購人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切實保障投資者權益。
ST新潮公告顯示,伊泰B股本次要約收購旨在增強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并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截至目前,伊泰B股已將本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117.92億元全部存入指定賬戶作為履約保證金。
公告顯示,伊泰B股是以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為基礎,集鐵路與煤化工為一體的大型清潔能源企業,其直屬及控股的機械化煤礦共10座,同時控制鐵路3條、參股鐵路5條,并建成礦區公路150公里,覆蓋周邊主要礦區,形成生產與運輸整體化運營。
此前,懷著同樣目的的金帝石油提出的要約收購價格為3.10元/股,目標收購股份占ST新潮總股本的20%,所需最高資金總額達42.16億元,其中銀行貸款融資金額不超過25億元,剩余為自有資金,資金均已到位。
金帝石油控股股東金帝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帝控股”)業務版圖涵蓋海外油氣田、大宗石化貿易、國內天然氣、地產開發與運營、產業投資等多個領域。金帝石油也曾表示,要約收購ST新潮是金帝控股推進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
不過,兩大巨頭都發起要約收購,一旦最終都完成,非社會公眾股比例最高將超過90%,如此一來,ST新潮恐將不滿足上市條件。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也反映了資本對優質資源的爭奪,對于ST新潮而言,如何在保護股東利益的前提下,合理應對要約收購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對此,ST新潮管理層有關人士表示,公司管理層會積極執行相關規定,未來如何平衡產業資本的戰略訴求、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以及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將成為重點。
歷史風險出清
資本爭相入局
ST新潮是近年來A股中備受爭議和關注的一家公司,特別是2019年以來,ST新潮管理層出清了“德隆系”的歷史遺留風險,帶領公司回歸正軌,可謂“步步驚心”,也步步受到關注。截至目前,公司涉及的20余起訴訟已全部履行完法律程序,訴訟風險也已全部出清。
同時,ST新潮管理層堅定聚焦油氣主業,不斷優化海外資產布局,使公司成為具備優質海外資產的國際化企業。截至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A股唯一一家實現油氣上游全產業鏈國際化運營的上市公司,其99%以上資產位于北美油氣核心產區。
穩健的生產經營直接體現在公司的業績增長上。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ST新潮實現營業收入88.49億元,較2018年增長85.09%;歸母凈利潤從2018年6.01億元大幅躍升至25.96億元。據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降至36.46%,貨幣資金儲備量較五年前增長近兩倍。2019年至2023年,ST新潮經營性現金流連續五年為正。
ST新潮管理層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大半年的時間里,公司已經第三次收到要約申請報告書,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市場對公司價值與未來成長確定性的“投票”。
努曼陀羅(麗江)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霍虹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ST新潮目前已是一個合法合規、浴火‘重生’的A股上市平臺;同時,公司仍保留在非常規油氣領域的牌照、資產與管線網絡,這對于有志于布局上游資源的能源企業而言,是一張‘入場券’。”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