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4月15日,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之密”)綠色包裝主題開放周活動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五沙科技工業園舉行,特設PET包裝、高速包裝、A6首秀、汽車行業等多個專場,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參加。《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注塑機高速運轉,演示10余個綠色包裝解決方案,包括醫療可降解包裝、彩妝微發泡輕量化等前沿應用,獲得在場人士連連點贊。
伊之密致力于成為成型裝備領域的世界級企業,近年來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注塑機事業部總經理、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張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化是伊之密未來將持續推進的戰略。2025年,我們的團隊將密切關注海外市場動態,全球化布局將再提速。”
推進全球本土化布局
2024年,伊之密交出優秀成績單。公司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營業收入約50.5億元,同比上升約23.30%,其中內銷收入約36.0億元,外銷收入約14.5億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5億元至6.46億元,同比增長22.53%至35.45%。
“我們原本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50億元營業收入,實際提前1年完成這一目標。伊之密穿越周期,營業收入持續22年增長。2024年的成績,放在全球成型裝備同行中來看也是非常優秀的,可謂逆勢增長。”張濤表示。
伊之密全球化戰略正處于加速推進階段。公司今年出現了一個重要變化——在組織架構上做了升級,成立了專門的國際事業部。在國際事業部成立之前,伊之密的注塑機、壓鑄機、橡膠注射機三大業務在海外分開單獨運營,效率相對較低。國際事業部成立之后,對這三大業務板塊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以更快、更好地響應客戶需求。
此外,公司還成立了專項小組,對全球貿易秩序的演變進行分析、研判和制定對策。在伊之密的全球布局地圖上,標注著公司5個全球創新平臺、12個技術服務中心以及7個生產基地的坐標。張濤表示:“對于成型裝備企業而言,只有建立起靈活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才能在面對貿易秩序的變化時,手里有足夠多的底牌,真正做到敏捷響應世界各地客戶的需求。這正是伊之密堅定推進全球本土化布局的原因。”
2025年,伊之密在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的本土化布局將全面開花。公司將通過巴西、泰國技術服務中心的落成,美國HPM項目擴建及墨西哥、土耳其子公司布局,意大利、匈牙利子公司的進一步發展,來打造輻射全球的敏捷服務體系。“今年我們的發力重點是亞洲、非洲、歐洲。特別是歐洲,對于伊之密而言,全球成型裝備領域的高端客戶和領先競爭對手大部分在這一區域,能不能在這里獲得客戶的認可,在銷售規模上實現突破,是公司在高端市場是否成功的標志。”張濤說。
重視研發放眼長遠
伊之密在全球舞臺上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與其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密不可分。數據顯示,伊之密研發投入連年增長,2019年至2023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05億元、1.28億元、1.55億元、1.81億元、2.12億元。
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伊之密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截至目前,公司研發人員超800人,產品系列超80個,已取得超400項技術專利。
長遠來看,通過研發創新保持技術領先,是伊之密開拓全球市場的關鍵。成型裝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產品可靠性,這既要求設備功能和質量達到客戶標準,也依賴售后服務的響應效率與專業水平,而這兩大要素均以企業的技術儲備為基礎。伊之密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可靠性,已逐步構建起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優勢。
“公司力爭到2030年實現國內、海外市場銷售額各占50%的戰略目標。無論國際經濟環境如何變化,市場競爭如何激烈,我們始終認為,優質的產品、服務以及本土化運營,是企業在未來全球競爭格局中搶占先機的核心要素。”張濤表示,“從全球市場格局來看,伊之密的發展潛力十分可觀,我們有充足的信心推進各項戰略舉措的落地實施。”
“當前全球貿易競爭激烈,企業需要繼續鍛造核心競爭力,穩定提供好產品和好服務,才能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 張博)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