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在資本市場中,除權除息后的填權表現是衡量公司價值和市場信心的重要指標。填權是指股票在除權除息后,價格逐步回升至調整前水平的過程。
總體來看,滬市公司填權能力較強,市場普遍看好公司前景,能夠推動股價上漲至除權除息日前的收盤價甚至更高的水平。以2023年年度分紅為例,約44%的公司在除權除息日當天迅速實現填權,在除權除息日后的120天有超1300家公司股價已超越調整前的收盤價,填權率約為80%。
部分滬市公司連續多年填權表現突出,約134家公司連續三年在除權除息日當天實現填權,209家公司連續三年在除權除息日后30天實現填權,例如,國有六大行、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至2023年度分紅除權除息日后30日的漲幅分別為16%、16%、29%,德業股份分別為14%、14%、15%。
公司基本面穩健、市場預期向好以及資金持續流入,是上述公司能夠快速實現填權的核心邏輯。滬市能源、金融、公用事業等板塊的龍頭企業基本面穩健,如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備低負債、高現金流特征。這類公司盈利可持續性強,分紅政策穩定,為填權提供長期支撐。另外,疊加政策導向,《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強化分紅監管,鼓勵上市公司提升股東回報,加速資金向高股息資產聚集,進一步推動了紅利資產的估值回歸,2024年,上證紅利指數漲幅達14.45%,優于大盤整體表現。
(編輯 何帆)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23:49 | 涉嫌短線交易 華設集團董事被警告... |
23:49 | 伊之密全球化腳步堅定 2025年戰略... |
23:48 | 多舉措應對市場挑戰 消費電子企業... |
23:48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新茶飲行業“... |
23:48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9只債券基金披露... |
23:48 | 3月份個人房貸利率保持低位 貸款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