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202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債務風險化解穩步推進的當下,地方國企如何抓住關鍵轉型窗口期?如何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彎道超車”,實現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多位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國企作為區域經濟的“頂梁柱”和產業升級的“主力軍”,必須在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中發揮關鍵作用,通過技術創新、資本運作和制度改革協同發力,推動自身向現代化、市場化、可持續化方向轉型。
新質生產力:地方國企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新質生產力是當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其重點在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制度優化。
遠東資信名譽董事長邢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國企轉型升級提供了基本遵循,也將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地方國企作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必須主動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邢軍看來,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構建“技術—資本—制度”的高效協同機制。在技術與資本的協同上,各地通過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做出了許多成功實踐,但仍面臨一些問題。
以科技型企業為例,邢軍表示,普遍存在“三維”不確定性——技術、市場與政策的不確定性;資產結構呈現“三輕三重”特征——輕固定資產、重研發投入;輕物理空間、重數據資產;輕歷史積累、重未來潛力。此外,信用評估方面存在“三缺”難題——缺歷史數據、缺抵押資產、缺統一標準。這些問題導致技術與資本的銜接仍存在阻隔,需要不斷創新解決方案。
“地方國企在培育新質生產力進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搭建技術與資本對接平臺,例如打造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破解技術與資本銜接的難題。同時,要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共建研發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邢軍表示。
“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進程中,證券公司大有可為,應當主動擔當,發揮關鍵作用。”財達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要憑借專業優勢,深度挖掘資本市場潛力,優化資源配置,精準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向新興產業集聚,助力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產業創新注入強大動力。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股權、債權等直接融資的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廣度與深度。精心打造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梁,讓資本市場的“源頭活水”精準流向實體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資本賦能:產業基金與資產證券化的創新實踐
面對技術與資本銜接的難題,各地政府及地方國企已開始探索多種資本運作模式,包括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ABS)、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張明表示,國有企業不僅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更是新質生產力發揮作用的主陣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作為地方國資國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進程中,應主動作為,憑借資源、資金等優勢,積極布局新興產業、賦能傳統產業,全力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同時,不斷提升企業治理現代化和市場化水平,培育能適應市場變化、實現持續發展的市場化經營主體。
近年來,多地國企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某省屬國企聯合社會資本設立百億級新能源產業基金,重點支持光伏、儲能、氫能等領域的創新企業,有效推動了地方產業升級。
此外,資產證券化成為地方國企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本結構的重要手段。一些地方國企通過發行ABS、REITs等方式,將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資產轉化為流動性強的金融產品,既緩解了債務壓力,又為新一輪投資提供了資金支持。
不過,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地方國企仍需警惕債務風險、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張明強調,地方國企應當將底線思維貫穿發展始終,強化對債務、資金、運營等關鍵環節的管控,確保穩健發展。
市場化轉型:從“城市建設者”到“城市運營商”
中國民生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康文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高質量發展關鍵階段,地方國企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主力軍”,肩負著優化產業結構、服務民生保障、引領創新驅動的重要使命。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剝離地方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功能,推動市場化轉型和債務風險化解”,為地方國企積極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和指引??滴恼鼙硎?,這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結果,也是地方城投類國企從城市建設者轉型為城市運營商的又一次歷史機遇。
邢軍表示,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地方國企正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通過技術創新、資本賦能和市場化改革,地方國企有望突破傳統發展模式,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未來,隨著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地方國企將更加聚焦主業、優化布局,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 才山丹)
19:19 | 東興證券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 |
19:13 | 滬深北交易所齊發布!全面從嚴加強... |
19:13 | 深圳3月份新房二手房住宅成交量同... |
18:26 | 大金重工: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東... |
18:26 | 山東高速:第六屆監事會第三十次會... |
18:26 | 山東高速:第六屆董事會第七十一次... |
18:26 | 熱威股份:4月11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8:26 | 美諾華: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 |
18:26 | 羅欣藥業:李猛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等... |
18:26 | 麗尚國潮:第十屆監事會第十六次會... |
18:26 | 麗尚國潮: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18:26 | 力鼎光電:第三屆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