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截至4月1日,包括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碳纖維行業頭部上市公司,已率先交卷2024年年報。前幾年因行業快速擴張帶來的階段性供需失衡,讓幾家公司都在2024年出現不同幅度的業績下滑。
不過,光威復材年報顯示,風電碳梁業務的恢復性增長以及碳纖維在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3C電子消費品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拓展為行業發展增添了希望。
4月1日,光威復材總經理王文義在回應《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整個碳纖維行業而言,有序控制高強型碳纖維產品的投入和產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持續擴大應用,把焦點放在應用場景的開發上,從而更快更好地破解行業產能過剩的困局。”
高端應用開發持續突破
“如何避免在無序競爭的領域纏斗,核心是要拿出更多精力去研究‘用’的問題。”王文義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從早期的航空、體育休閑領域,逐步擴大到航天、風電碳梁、壓力容器、碳碳復材、低空飛行器、船舶、汽車、建筑工程、軌道交通、輸電電纜等一般工業領域,光威復材的成長史就是與應用端攜手不斷推動國產碳纖維應用“開枝散葉”的進程。王文義表示,持續發力高端應用,也是公司近幾年面對行業極度“內卷”的策略選擇。
這點在光威復材2024年業務收入的變化上已看出端倪。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材料端業務,即碳纖維及織物業務的比例從66.23%下降為59.27%,而從應用端和裝備端來看,風電碳梁業務在連續兩年大幅下滑之后實現恢復性增長,占公司業務的比例也從16.94%回升至21.9%;先進復合材料業務和裝備制造外銷業務合計占公司業務的比例從5.03%上升至8%,特別是復合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有人/無人機相關業務收入的占比已超過70%。
年報顯示,公司近年來加大應用端的研發投入力度,布局3C電子消費應用和低空等相關領域,努力開發新產品以滿足新興行業對高端復合材料的需求。
對于光威復材而言,在階段性完成碳纖維產品的體系研發,成為國內碳纖維產品品種最全、系列最完整的碳纖維企業后,公司近幾年已經把應用場景的開發變為工作重點。王文義表示:“我們明白單純靠價格戰、產能內卷,不可能提升碳纖維的有效消費,必須要不斷在應用場景開發上做文章,讓碳纖維應用更好地體現其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努曼陀羅(麗江)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霍虹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碳纖維行業企業面對“產業成長的煩惱”,最好的出路應是“提質、拓場、做深”。其中“拓場”就意味著深挖下游需求,尤其是以低空經濟、新能源車、電池結構件、儲氫罐等為代表的新應用場景,并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將其“做深”,避免只做“纖維搬運工”。
全產業鏈布局筑牢護城河
行業的產業鏈格局以及碳纖維企業自身的產業鏈布局,同樣需要重構。
霍虹屹表示:“碳纖維是一種典型的‘創新驅動型材料’,需要供給端率先提出解決方案,推動下游重新設計工藝、更新結構理念,上下游協同創新。”
光威復材董秘王穎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光威復材逐步形成了覆蓋領域廣泛、覆蓋終端齊全、裝備業務穩定成長的市場優勢,同時也推動公司產品在國產大飛機、商業航天、船舶以及包括風電、氫能、碳碳復材在內的清潔能源等高端工業領域的應用,實現了高端裝備與民用業務的協同健康發展。
同樣重要的是,公司還是一家覆蓋碳纖維全產業鏈的生產企業。王穎超表示,全產業鏈布局不僅可為各種復合材料相關業務需求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也為公司整體業務的發展帶來穩定性和韌性。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雖然經歷行業劇烈波動,但公司仍實現了7.41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和13.5%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歸母扣非凈利潤僅下滑6.15%。
憑借系列化的產品體系、全產業鏈布局以及持續發力高端應用這“三板斧”,光威復材不斷筑牢并拓寬著自身的“護城河”,更好地應對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劇烈波動。
這也給了公司積極踐行投資者回報,持續高比例分紅的底氣。根據公司年報,光威復材確定的2024年度分紅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5元(含稅)。據記者統計,自2017年9月份上市以來,光威復材連續七個年度實施了高比例現金分紅,2017年至2023年累計現金分紅18.48億元。
王文義表示,公司會堅持“高性能、高品質、高端應用”的發展策略,持續做好自身布局和發展,持續回饋投資者。同時,王文義也相信,在行業共同努力下,市場會逐步回歸理性,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緩解甚至得到解決。
(編輯 孫倩)
11:42 | 3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8% 連續五... |
11:21 | *ST和展新能源轉型成效顯著 2024... |
10:56 | 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 ... |
10:44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宣布對等關... |
10:19 | AI for Process引領新布局 神州數... |
10:15 | 政企村農再啟新程 共繪鄉村振興高... |
10:14 | 重罰!一股民操縱市場被罰沒近4億... |
10:13 | 云天勵飛完成算力運營訂單驗收工作... |
10:12 | 越秀資本推動金融服務實體 持續提... |
10:11 | 怡和嘉業: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收入... |
08:52 | 擬籌劃重大資產置換!600397,主營... |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