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與長遠的戰略布局,濰柴動力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3月27日晚,濰柴動力披露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1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8%;歸母凈利潤1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6.5%。
這一成績得益于公司產品結構升級所帶來的高質量轉型。報告期內,燃氣發動機、大缸徑發動機及新能源動力等高附加值動力業務持續上量,疊加整車業務向高端化、國際化邁進,帶動毛利率顯著提升,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繼續保持高質量穩健發展。
高端化產品全場景覆蓋
作為動力系統行業的頭部企業,濰柴動力一直將研發視為核心競爭力,2024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83億元。高研發投入加持下,公司科技成果持續轉化,產品差異化優勢愈發明顯。
2024年,公司發布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柴油機,連續四次刷新世界紀錄;三款全新的燃氣4.0動力新品WP3NNG、WP8NG、WP16NG,形成覆蓋輕卡、中卡和重卡全場景的燃氣動力矩陣,其中WP16NG4.0燃氣發動機市占率穩居行業首位。
報告期內,公司高端化產品布局持續發力。M系列大缸徑發動機強勢突破,支撐數據中心業務在歐美、東南亞等高端市場實現爆發增長。全年銷量8132臺,海外銷量占比62.2%,數據中心產品近400臺,同比增長148%。
公司還推出了適配不同非道路場景的高端產品。在農業裝備領域,340馬力拖拉機CVT動力總成,為客戶提供更強勁、可靠且高效的農機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工程機械領域,采用先進四氣門結構的WP3.6N液壓動力總成,確保了卓越的抗負載能力和強勁的動力輸出,大大提升產品的適配性。
新能源全產業鏈加速布局
2024年,純電動力商用車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面對行業電動化浪潮,濰柴動力加速新能源全產業鏈布局。
報告期內,新能源動力總成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發布覆蓋輕卡、重卡及工程機械的刀片電池產品。在重卡領域,公司瞄準客戶“大電量、輕量化、快充能力、長壽命及低溫性能”等方面的痛點,聚焦港口牽引、短途區域運輸及城際運輸等場景,推出單包電量高達100kWh的重卡全系列動力電池;在輕卡領域,公司打造以高電量為核心的動力電池,單包電量達到行業頂尖的140kWh,充分滿足長距離運輸的電量需求;在機械領域,公司推出的全系列動力電池產品,覆蓋裝載機、挖掘機、礦卡等市場。
此外,公司圍繞大電量、快充趨勢完善整車產品布局,發布X5000E/M3000E 400kWh充換電、600kWh大電量充電等車型,完成新能源2.0充電產品拓展。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重卡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銷量由3000輛增長至7000輛,同比增長120.8%;氫能源產品在多地商業化運營,銷量位居行業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和比亞迪投資建設的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一期已經投產。該項目總投資560億元,三期全部投產后,將具備年產50GWh電池、50萬臺扁線電機、40萬臺電控及5萬臺電驅總成的生產能力,成為行業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電驅動總成產業集群高地。
結構優化驅動盈利能力提升
受益于產品結構優化,公司高端動力總成、新能源業務及海外市場協同增長,進一步打開盈利增長空間,利潤增幅遠超收入增幅。
其中,燃氣重卡發動機市占率近60%,M系列大缸徑發動機在數據中心等高端領域的收入貢獻穩步增長。重卡出口銷量5.9萬輛,同比增長15%,出口市占率20.4%,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高附加值的新能源重卡快速放量,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此外,智慧物流業務走出了通脹以及供應鏈問題的影響,德國凱傲集團實現收入115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3.7億歐元,同比增長17.5%,盈利大幅提升。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新質生產力成為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突破的關鍵力量。于濰柴動力而言,目前已挺進轉型升級的“深水區”,未來要保持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面筑牢優勢主業,不斷壯大發展新動能。重點優化產品結構,加快從同質化價格競爭向高端化技術競爭轉型,努力實現各業務市場占有率、高端產品占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CIS)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