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優質工業和制造業企業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源頭活水,讓投資者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滬市”)來看,一批優質上市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企業經營戰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2024年前三季度,滬市有超200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5億元,超300家上市公司研發增速超30%。滬市上市公司將重點關注如何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優化創新生態、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汽車低壓電源解決方案的綜合性能源服務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長來表示,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以科技創新促發展,推動傳統鉛酸電池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同時加大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布局和投入。
更快催生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更好打造強大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同樣重要。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董事長袁斯浪表示,應以企業為主導,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同時應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完善成果轉化機制,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
在光伏技術革新與周期波動的浪潮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威股份”)全球創新研發中心目前已鎖定光伏領域的多項前沿技術開展攻關,目的是為公司中長期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和牽引力。通威股份實控人劉漢元表示,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性能與質量,更為公司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低空經濟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一端牽引著先進制造業,一端連接著“智慧城市”、文旅觀光等新業態。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邢一新表示,擴大低空空域開放試點,推動工業級無人機與民航融合飛行。
對于能源類企業來說,加快綠色技術研發也至關重要。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師王卿表示,公司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及利用方面,創新開發了多項技術,其中“沼氣制綠色甲醇成套技術”已成熟可靠,可實現工業化應用。因此,加快推進生物天然氣開發利用時機逐步成熟。
加快“走出去”步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企業“出海”成為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多家滬市上市公司憑借自身優勢,在海外市場取得顯著成績。
上海港灣基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專業優勢,在眾多國家積極開展巖土工程業務,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添磚加瓦。公司董事長徐士龍表示,未來,公司將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靈活性與創新性,堅持技術“出海”,以先進的巖土工程技術助力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作為“出海”的先行者,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琪酵母”)的“走出去”戰略已實施了30多年。公司董事長熊濤表示,從安琪酵母的“出海”經驗看,中企“出海”應當以“在當地、為當地”的心態,做好“本土化”實現“全球化”。安琪酵母在埃及建設工廠時,主動輸出酵母生產技術幫助當地產業升級,為行業營造良性發展的氛圍。目前,安琪酵母(埃及)有限公司雇傭當地員工900多人,占比超95%,實現了公司日常管理運營的高度本地化。
對于企業如何更好地實現全球化資源配置,徐士龍建議,可以推動有關鍵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形成龍頭,發揮帶動效應。同時,通過優化境外投資審批、加大信貸支持等手段鼓勵推動龍頭民營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以此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出海”。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驗證案例。3月10日,中國中車旗下資陽公司自主研制的SDD1型內燃機車首次出口莫桑比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進一步支持擁有核心技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企業發展壯大,建議對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并給予一定的政策通融度,比如設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核流程等。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