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7月23日晚間,萬華化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萬融新材料(福建)有限公司(簡稱“萬融新材料”)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北歐化工(Borealis)及博祿公司(Borouge)在北京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正式啟動160萬噸/年的特種聚烯烴(屬于高端聚烯烴中的一種)一體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此外,東方盛虹、衛星化學等上市公司也紛紛入局,高端聚烯烴國產化進程正在加快。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加碼布局高端聚烯烴的背后,是我國在該領域的供給缺口較大,存在進口依賴。隨著我國企業逐步突破相關技術壁壘,產能布局便開始提速,高端聚烯烴依靠進口的局面迎來改善契機。”
高端聚烯烴供應缺口大
聚烯烴通常指由包括乙烯、α-烯烴以及環烯烴等在內的烯烴單體單獨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類熱塑性樹脂的總稱。它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消費量最大的塑料品種,約占全球塑料的一半,在現代塑料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我國聚烯烴產業發展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年,我國聚乙烯和聚丙烯產能分別達到2981萬噸/年和3496萬噸/年,但是同年我國高端聚烯烴產量僅為487.94萬噸,而需求量卻高達1249.6萬噸,供給缺口較大。
從全球市場看,高端聚烯烴的生產主要集中在西歐、東北亞以及北美地區相關領先企業包括北歐化工、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學、利安德巴塞爾等。
對于我國高端聚烯烴供給缺口大的原因,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是高端聚烯烴的生產技術壁壘較高,核心關鍵技術如聚合技術、催化劑技術等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國內技術積累相對不足。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對高端聚烯烴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光伏、汽車制造等領域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進一步拉大了供給缺口。”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隨著需求持續增長,近幾年國內高端聚烯烴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年我國高端聚烯烴市場規模約為1774.43億元,2016年至2022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6.2%。
面對快速擴容的市場需求,國內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布局。萬華化學此前已率先實現了高端聚烯烴POE的國產化,今年7月10日,萬華化學POE首批發車儀式舉行。萬華化學相關人士表示:“這標志著中國首套大規模自主研發的POE工業化裝置實現了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全線貫通。”
7月23日,萬華化學控股子公司萬融新材料又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北歐化工及博祿公司的組成投資聯合體簽約,按照50%:50%持股比例組建中外合資公司,共同推進160萬噸/年特種聚烯烴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本次合作是一種強強聯合。”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歐化工等在特種聚烯烴生產方面擁有先進的Borstar®技術優勢以及豐富的生產經驗,萬華化學則具有顯著的乙烷供應鏈優勢,雙方合作落地后,將實現資源要素的最優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可大幅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萬華化學相關人士也表示:“特種聚烯烴項目落地后,將充分發揮各個股東優勢,共同研究對進口依存度高、生產難度大的高端差異化牌號進行開發。”
除了萬華化學外,今年6月24日,衛星化學總投資266億元的α-烯烴綜合利用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在連云港市正式開建,其中就包括3套20萬噸/年聚烯烴彈性體POE裝置。東方盛虹此前也公告,借助公司煉化一體化項目優勢,公司計劃在連云港市建設30萬噸/年POE裝置等高端新材料項目。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高端聚烯烴的國產化正在加速。”柏文喜認為,盡管國內高端聚烯烴產業曾面臨著技術壁壘和產能不足的雙重挑戰,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企業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未來有望逐步減少對外依賴,提高自給水平。
(編輯 孫倩)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