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近年來,創新和國際化正成為醫藥行業發展新“標簽”,并不斷拓展醫藥行業的成長空間。以深市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14日記者發稿,深市已有28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預計2024年半年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海普瑞、譽衡藥業、德展健康等12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
進一步整理相關公司利潤增長原因不難發現,一方面,技術創新迭代、新需求不斷釋放,為醫藥行業公司長期增長提供不竭動力;另一方面,差異化的“中國創新”正將從臨床逐步走向商業化,高性價比“中國智造”正在逐步突破海外高端市場。
持續擦亮技術創新“金名牌”
近年來,醫藥行業憑借著在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發展、加速創新成果落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獲得國家高度關注,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鼓勵行業發展駛入“高速路”。
例如,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務院常務會議于近日審議通過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指出,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核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從地方層面來看,北京、廣州、珠海等地也先后出臺了創新藥鏈條支持政策,以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從研發到應用的進程,并優化創新藥械的定價和支付結算模式等。
在此背景之下,我國醫藥行業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推動創新產品不斷加速落地,進而為相關企業業績增長形成了有力保障。
例如,川寧生物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3億元至7.7億元,同比增長86.76%至97.00%。報告披露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市場需求增加,公司主要產品量價齊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同時,公司工藝技術不斷提升,產量增加,并通過節能降耗,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本期凈利潤同比上升。
此外,據山西證券研報,2023年12月份,川寧生物完成合成生物學一期項目試車,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等多個合成生物學項目落地生產。2024年1月份,公司與微構工場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利用公司現有產線提供不低于2000噸/年的PHA可降解材料。根據股權激勵方案,2024年,川寧生物將交付不少于三個合成生物學品種,PHA以及后續合成生物學品種將成為公司未來增長的新動力。
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新天地”
事實上,我國醫藥行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也給相關企業加速“出海”提供了絕對“底氣”。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在“出海”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具體體現在創新藥出海成果顯現、License-out交易增長、對外合作拓展實踐不斷和中藥類產品出口企穩增長等方面。
正是在此背景下,海外業務正日漸成為相關企業業績增長的一大影響因素。例如,7月12日晚間,海普瑞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6.42億元至7.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0.7%至495.72%。
海普瑞相關負責人表示,報告期內,肝素產業鏈經營環境有所改善,市場需求出現回暖跡象。公司積極落實品牌出海戰略,發揮海內外營銷網絡布局優勢,肝素制劑業務發展態勢良好,主要產品依諾肝素鈉制劑在歐洲、美國、中國等市場的銷量繼續保持增長,全球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同時,在價格體系維護良好、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制劑產品毛利率在剔除中國市場受集采的價格影響后,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然而,一方面,我國醫藥行業正大步邁向海外,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相關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也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海外市場合規短板等挑戰。但盡管存在挑戰,中國醫藥行業出海的整體趨勢是積極的,國內藥企在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通過多種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
例如,上述海普瑞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持續優化對外投資策略,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前提,進一步優化投資組合。
(編輯 李波)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