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7月1日,備受關注的《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正式施行。《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是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做出的頂層設計。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20余年來,電力市場建設成效顯著。國家統籌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將持續完善電力市場功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電力市場體系正進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的正式實施,將深刻影響電力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電改主要改什么?
早在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決定對電力工業實施市場化改革,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序幕正式拉開。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隨著電力市場建設快速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對原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于2005年10月13日發布的《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的修訂提出了迫切要求。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6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從2016年不到17%上升到61.4%。但各地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規則不統一、地方保護、省間壁壘等問題。”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主要作了以下調整完善:修改規章名稱,調整有關市場范圍、運營機構、交易主體表述,完善市場成員、市場交易類型相關表述,完善電能量、輔助服務交易等定義和交易方式,細化風險防控相關要求。
市場化進程加速發展
“我們的電力銷售覆蓋廣東、廣西、遼寧等,目前各省市場化程度存在差別。有的地區不僅有中長期交易,而且有現貨交易,企業可以參與到次日、日內甚至實時的電力交易現貨市場之中,但有的地區市場化水平相對較低。”一家發電企業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新能源的消納水平,各地情況也有不同。“就如同全國風電平均消納水平與各省風電平均消納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一樣,各省省內不同地區消納水平也同樣存在較大差距。”上市公司節能風電方面表示。
為解決這些問題,相關政策正在加速推進。2023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這是我國首個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今年6月份,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公布,旨在提升電力系統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同是今年6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提出電力交易機構公平公開受理各類市場注冊業務,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條件以限制商品服務、要素資源自由流動。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圍繞電力市場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密集出臺,將推動市場化進程加速發展,未來將實現更加有效的資源配置,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降低用電成本,支持電力行業向清潔低碳轉型。”
例如,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現貨市場建設正步入新的階段。目前山西、廣東、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已轉入正式運行。甘肅、蒙西現貨市場均已連續結算試運行一年以上。全國大部分省份進入電力現貨結算試運行階段。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現貨市場的發展,將助力市場化整體進程,未來各省之間的市場化程度差異將逐步縮小。”
上市公司如何把握新機遇?
接下來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將為電力企業帶來哪些發展機遇?上市公司如何把握新的發展機遇?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積極回答投資者的關切。
首先,電力產業鏈發電環節企業有望加速發展。
綠電龍頭三峽能源表示:“一方面,市場化下電力商品的多維價值屬性逐漸顯現,特別是綠電綠證市場的興起有利于新能源環境價值的兌現。一方面,新能源進入市場后要接受來自同行業和傳統能源的競爭,面臨量、價的波動風險。為此,新能源發電企業需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管控發電成本、強化市場營銷能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火電作為靈活性支撐電源處于政策紅利期,企業盈利彈性有望提升。寶新能源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根據國家及廣東省關于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有關規定,自2024年起現行煤電單一制電價調整為電量電價和容量電價的兩部制電價,煤電機組可通過容量電價回收部分固定成本。公司在運煤電機組均適用容量電價機制,對公司具有積極影響。”
其次,電力產業鏈輸配電等環節企業打開成長空間。
電力信息安全頭部廠商云涌科技表示:“從公司面向的電網信息安全及配電自動化場景來看,一方面是煤電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配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調度側新需求將逐步釋放,大量裝備亟需大規模升級改造,另一方面為支撐風電和光伏大規模消納,電網擴容和配電網建設成為電力市場剛需,行業將面臨巨大的存量替代和增量項目機會。”新能源功率預測龍頭國能日新通過布局電力交易、智慧儲能、虛擬電廠等相關創新產品,已實現覆蓋新能源電力管理“源網荷儲”全鏈條。公司方面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響應能源結構變化帶來的市場機會,通過持續提升服務客戶數量、產品創新等,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能力。”電力載波芯片設計龍頭東軟載波表示:“新一輪電力改革方向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公司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數字信息技術深度參與者,將積極參與并提供市場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有助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電力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隨著市場化交易的擴大,電力企業可以更靈活地調整發電量和價格,有望迎來盈利改善。此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過程中鼓勵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為電力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機遇。”
(編輯 上官夢露)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