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見習記者 張美娜
6月3日晚,特一藥業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表示,在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中醫藥行業發展的背景下,公司發展重心將放在培育和發展中醫藥產品上。公司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現有的相關中藥產品,如皮膚病血毒丸針對青春痘的臨床研究為契機,大力開發醫美上游品種;同時以公司中藥提取技術等研發植物提取物適合于醫療美容需求的材料,為公司從藥品的研發生產到中醫中藥大健康消費領域的拓展,形成更好的協同效應。
日前,廣東省首個按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管理的中藥復方制劑(即中藥3.1類新藥)溫經湯顆粒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藥監局表示,將持續支持古代經典名方制劑研發,鼓勵將中醫藥經典理論和實踐經驗轉化為中藥新藥,加快推進廣東省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全國多地出臺中藥經典名方研發支持文件,中藥產業鏈各環節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藥產品研發前景廣闊
今年以來,廣東、湖北等多地多部門紛紛發力,共促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除政策支持外,審批上市的進程也在顯著加快。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國家藥監局共批準了5個中藥新藥上市,包括3款中藥1.1類創新藥、2款中藥3.1類新藥,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國信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稱,中藥品種中存在大量獨家品種,其競爭格局良好,放量節奏更快,從納入基藥目錄對企業的帶動作用來看,中藥企業受益程度有望相較于化藥企業更大。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我國中藥市場整體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未來市場仍有廣闊空間,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人口老齡化推動中藥以及健康產業發展;二是未來康養與治療結合的醫療機構將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而其中中藥所占據的地位會越發重要;三是從全球來看,目前超過80%的人口使用天然藥物,各國均致力于降低對化學藥物的依賴,提升天然藥物的藥效和使用比例。
多家上市藥企積極布局
面對中藥產品研發帶來的發展新機遇,不少上市公司已積極布局。近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復了投資者關于中藥產品研發領域布局的提問。
博濟醫藥接受機構調研時稱,2024年中藥研發市場景氣度延續了2023年的情況,整體研發熱情較高,尤其是中藥的經典名方藥、同名同方藥研發需求相比上年明顯上升。目前市場對中藥研發的關注度非常高,預計未來會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中藥研發一直是公司的特色業務。目前公司將中藥與化藥、生物藥分離獨立運營,為的是各專業領域更好地獨立發展,發揮各自的優勢。
吉林敖東表示,在產品研發方面,公司積極探索并優選中藥經典名方、配方顆粒標準及藥材資源等進行研究。在中藥制造產業鏈上游,公司投資建有北方中藥材加工基地,擁有梅花鹿養殖基地、人參種植基地、金蓮花種植基地等多個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建立高品質北方藥材的質量標準,為中藥材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表示:“中藥行業的發展對于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鮮明的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大力發展中藥行業有助于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編輯 郭之宸 上官夢露)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