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過去的一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佳都科技于2023年7月份率先發布行業交通大模型——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2024年4月19日下午,在公司召開的2023年年度業績暨公司現金分紅說明會上,佳都科技在交通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布局與進展備受投資者關注,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劉偉表示:“目前,公司大模型研發分為四個方向,包括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視覺大模型以及時空大模型,覆蓋了自然語言交互、多模態交互、視覺感知、物聯感知等多種智能需求,構成從物理世界感知、認知、到人機交互協同的各種場景及應用,公司不斷通過模型的能力提升‘大交通’領域人工智能水平的發展。”
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佳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約62.28億元,同比增長1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9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對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佳都科技方面表示,公司扎實推進廣州、成都等地軌道交通智能化項目的有序完工交付,持續加碼地鐵智慧化建設和ICT產品與服務業務拓展,帶來營業收入的穩健增長;另一方面,公司抓住新基建建設機遇,開拓成都、長沙、西安等地交通數字化市場,新簽訂單同比增長,總體保持穩健發展。同時,公司戰略投資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市值上漲,造成非經常性損益3.31億元(稅后),帶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
據悉,作為人工智能軟件和算法提供商,佳都科技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發和應用積累,在數字孿生領域也較早開展技術攻關,并且在智慧軌道交通、城市智慧交通、城市安全應急場景已有超過10年的行業積累。公司智慧軌道交通業務團隊在全國32個城市累計完成超過百條大型軌道交通單專業、多專業、線路總集成的智能化項目交付和保障,設計并承接廣州“十三五”、長沙6號線等十億元級、百億元級軌道交通智能化項目。
在本次會議交流中,劉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9月份,佳都科技中標‘2023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工程化技術及應用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目前,平臺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建成后將面向大模型建設企業、應用企業、政府部門、個人開發者等,提供社區運營、工具支持、數據集開放、大模型測試、智能生成內容監測、智能生成內容標識、培訓等7大類服務。”
2023年,佳都科技研發投入2.61億元,占相關業務收入比9.91%;年內申請專利126項,獲得專利授權82項,取得軟件著作權71項,不斷夯實人工智能知識產權壁壘。
對于2024年的部署,佳都科技表示,將重點投入開發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與軌道交通、城市交通相結合的應用和解決方案。此外,加快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應用落地,實現在交通行業場景規模化部署。
萬聯證券分析師夏清瑩在研報中介紹,佳都科技在手訂單充足,伴隨地鐵項目的竣工開通,預計2023年至2025年將是軌交訂單的集中交付期。公司自研智能產品毛利率較高,預計市場認可度將持續提升,伴隨公司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規模的擴大,自研智能產品的收入也有望進一步提升。此外,公司發布的人工智能交通大模型,有望進一步帶動公司業績的增長。
智帆海岸機構首席顧問梁振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正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爆發的機遇期,行業應用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在大交通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可以助力提升運輸效率等。相關企業應當緊抓機遇期,面向市場和客戶的真正需求開展研發,加大研發力度,并且運用高質量的數據,來推動智慧交通升級。”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