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拿出真金白銀實施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之一。隨著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分紅督促力度的持續加大,《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多家曾連續多年“零分紅”的公司陸續披露分紅預案。
據統計,包括京糧控股、中國鐵物、浙江世寶、永貴電器、撫順特鋼、安孚科技等在內的逾10家2018年至2022年均未分紅的上市公司近日陸續披露了《關于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公告》。
“監管政策正在發揮作用,促使公司更加注重投資者利益,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分紅是回饋投資者的重要方式。而且,公司分紅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意愿和長期持有的信心,從而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市場,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活力。”
“分紅的增加也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和競爭力。”田利輝補充稱。
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15日,有423家公司在上市后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化工、醫藥等行業。
對于不分紅,多家公司曾直言,可供分配利潤連年為負,不具備利潤分配的條件,因此始終未進行利潤分配。但也有部分公司即便手握大把現金,滾存的未分配利潤頗多,也多年“一毛不拔”。
4月15日,吉林高速就因吝嗇分紅遭到上交所問詢。4月12日披露的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凈利潤5.46億元,同比增長38.84%。然而,與公司業績大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公司董事會在審議通過2023年利潤分配預案時,擬不進行利潤分配,不進行現金分紅、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對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其說明在貨幣資金余額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連續多年不進行或少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額資金閑置的情況等問題。
“對于那些盈利卻常年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多種原因。”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可能將利潤再投資以支持公司的擴張和增長,或者用于研發和創新以維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公司可能存在資金管理不當、財務透明度不高等問題,或者管理層可能更傾向于通過股票回購等方式來提升股價而非直接分紅。”
柏文喜還表示:“公司應當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解釋不分紅的原因,并在適當時候調整分紅政策以滿足投資者的期望。此外,公司應當注重提升內部治理結構,確保資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因管理層決策不當而損害股東利益。”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