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陳瀟
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聯)發布了重整成功后的首份年報。3月30日,新華聯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徹底扭轉3年虧損的不利局面,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3.52億元。
對此,新華聯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整成功化解了公司債務危機,有息負債大幅下降,大大減輕了未來的財務負擔。此外,公司資產和業務結構也得到優化,保留了銅官窯古鎮等優質文旅資產,以及相關具有較強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的地產項目,為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資產和負債指標明顯改善
2023年,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新華聯憑借早期轉型文旅的優勢,率先完成重整,穩固了上市公司主體地位。同時,通過引入重整投資人,給公司注入了現金流,為公司未來發展賦能。
從負債端看,新華聯2023年末負債合計僅為87.94億元,同比減少近300億元,下降比例近80%;其中有息負債僅2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90%。
持續的化債也帶來了資產負債率的改善,2023年末新華聯資產負債率為59.51%,同比降幅達到38.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凈資產)回正并增厚,同比增長超61.19億元,達到53.77億元。
這也意味著經歷風雨洗禮后,新華聯資產和負債指標迎來較大改善。財務質量的好轉,助力公司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
“新華聯凈資產大幅增加,這無疑為公司抵御未來風險提供了強大后盾。”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意味著公司有更多自有資本抵御風險和應對不確定性。
在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在線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楊彥峰看來,重整成功后新華聯債務問題得到持續化解,有助于公司輕裝上陣,聚焦文旅主業的發展。而隨著文旅行業的進一步復蘇,優質文旅資產包括景區、酒店、旅行社等升級帶來的預期,也有望給新華聯帶來一定增長空間。
繼續擴大文旅業務規模
在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新華聯重整的完成,對于其未來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在業績方面持續努力,以贏得市場的長期認可。
2023年,伴隨著文旅行業的持續回暖,《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新華聯旗下景區入園游客同比增長70%,長沙銅官窯景區運營收入同比增長72%,旗下酒店實現經營收入同比增長67%,旅行社湖南海外旅游實現經營收入同比增長111%。
文旅業績的增長也體現在財務報表當中。數據顯示,新華聯來自文旅行業的營業收入2023年迎來大幅增長,公司文旅綜合收入同比增長89.61%,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增加至38.47%,文旅主業地位進一步夯實。
在新華聯相關負責人看來,隨著大部分地產項目的出表和剩余地產項目的銷售結轉,以及公司文旅景區客流的不斷增長,公司的文旅收入占比將很快超過50%,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也將呈現鮮明的文旅特征。目前文旅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約33倍,遠高于頭部房企市盈率水平,以文旅為主業的新華聯,未來有望在綜合旅游行業中獲得更高水平的估值。
對于2024年的計劃,新華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會按照重整計劃,大力發展文旅主業,確保銅官窯景區的客流和收入雙增目標;同時,還會加快相關優質地產項目的銷售去化和利潤結轉,保證基本盤的穩定,實現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此外,公司將繼續在文旅產業鏈進行擴張,包括管理輸出、低成本并購、科技賦能、鄉村旅游等,進一步擴大文旅業務規模。
資產價值的有效提升離不開新華聯對文旅產業的持續深耕運營,以銅官窯為例,今年新春假期,銅官窯國風樂園實行文旅融合,將廟會、燈會、非遺、文創、傳統美食以及喜聞樂見的沉浸體驗項目集中呈現,實現了景區運營以來春節業績新高,火爆“出圈”。
朱克力表示,新華聯舉辦的國潮花燈、仲夏漢唐節等活動,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能夠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體驗,從而直接帶動景區門票銷售、周邊商品消費以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增長。此外,也有助于提升新華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文旅行業是政策大力支持發展的消費行業,隨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行業未來前景廣闊,公司將穩扎穩打,在努力經營好現有文旅業務的同時,積極尋求文旅項目的擴張,做大文旅業務規模和收入規模,走出一條適合新華聯的特色文旅發展路線。”新華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 張鈺鵬)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