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林艷
近日,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東的回購、增持行動又進入了高峰期。
據Choice數據,2月2日當日截至發稿,共有170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相關公告共172份,其中愛旭股份在當日發布了2份完成回購的公告,千禾味業發布了2份股東大會通過回購預案的公告。
今年以來,截至2月2日發稿,共有777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相關公告,公告總數達834份。其中,涉及回購通過、回購實施相關(正在實施或者完成實施)的公告共648份,占比近78%。
回購力度大
上市公司正在密集發布股份回購的相關公告。2月2日,宇信科技發布回購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擬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2.26元/股,擬回購金額不低于人民幣8000萬元且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均含本數)。
“當市場環境波動或公司股價的表現低于內在價值時,通過股份回購可以向市場傳遞對公司前景的信心,有助于支撐和提升股價。”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Choice數據,今年以來截至2月2日,共有6家上市公司的回購金額達到或者超過10億元。
2月2日早盤開盤前,藥明康德發布公告,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A股股票,擬回購總金額為10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00.9元/股(含)。本次回購股份擬全部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
2月1日,凱萊英發布關于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擬回購資金總不低于6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含),擬回購價格不超過157元/股。本次股份回購用于后續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及注銷減少注冊資本。
“這一回購力度一方面體現了公司在面對復雜經濟形勢時采取積極主動的市值管理策略,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這些公司在財務上的穩健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余豐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當有多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時,通常被視為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它表明這些公司對自己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并愿意投入大量資金來支持股價。此外,這也可能反映出整個市場或特定行業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使得這些公司看到了回購的吸引力。”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通過梳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相關公告可以發現,在進行股份回購之后上市公司大體會用于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或者注銷。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股權激勵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公司的業績和競爭力。注銷股份則可以減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增加公司的內在價值。具體采取何種操作還需要結合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和戰略進行綜合考慮。
重要股東積極增持
密集回購之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重要股東的增持公告。
2月2日,云南能投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投集團”)于2024年2月1日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308.82萬股,增持金額為2701.41萬元。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能投集團計劃自2024年2月1日起6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總金額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含2024年2月1日增持金額)。
此外,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披露重要股東的增持進展情況。2月1日,中國核電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增持計劃進展的公告。自2023年10月20日起至本公告發布日,中核集團已采用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完成增持共計1711.54萬股,增持金額約為1.27億元。
同日,中國能建發布關于穩定股價措施實施進展的公告。2023年12月28日中國能建發布《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其中表示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能建集團計劃自2023年12月28日起12個月內擇機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少于5000萬元。2024年1月31日,根據本次穩定股價方案,中國能建集團累計增持本公司1408.41萬股A股股份,增持金額3000萬元,超過計劃金額下限的50%。
重要股東的增持公告進展可以向市場傳遞出這些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認可。如果這些股東在公司中擁有較高的股份比例,其增持行為也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
余豐慧在與本報記者的交流中表示:“回購與增持都是上市公司向市場釋放正面信號、穩定股價的手段。兩者作用雖有交叉,但在具體執行和市場反應上各有側重,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二者結合使用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編輯 閆立良)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