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今年,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國機集團)和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以下稱中國二重)聯合重組第十年。兩家央企聯合重組十年來,不僅推動了中國二重實現從扭虧脫困到振興發展,更推動了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產業的創新進步。
十年發展軌跡跌宕起伏
回看兩家央企的十年重組路,就不得不提到經歷了主動退市,又于5年后重回A股市場的國機重裝。其前身為中國二重主業上市公司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重重裝”),于2010年在A股上市,既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也是世界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少數具備極限制造能力的企業。
時間拉回至21世紀初,彼時,在以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為巨大拉動力的經濟背景下,冶金鋼鐵行業迎來了大發展、大機遇。面對紛至沓來的訂單需求,一方面中國二重開始了多個大手筆的投資計劃;另一方面,為拓寬融資渠道,承載了中國二重主業資產的二重重裝于2010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
如彼時的市場需求足夠穩定,那么,中國二重的投資恰恰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在2010年機械裝備業寒冬來襲后,中國二重遭受了難以承受的重創。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二重利潤為虧損28.89億元。其中,二重重裝占虧損總額的90%。
隨著黨的十八大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出重大部署,2013年3月6日,國機集團與中國二重正式簽署《聯合重組框架協議》。協議明確:國機集團與中國二重采用聯合重組模式,將中國二重整體無償劃入國機集團,中國二重為國機集團二級子公司的一員;重組后的新國機集團,沿用“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名稱。
為積極、妥善處理中國二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國機集團全力推進中國二重“內科手術”與“外科手術”并行。具體來說,“外科手術”主要從債務重組、協同增效、資產盤活等三個方面,著力解決其債務風險、降低資產負債、推進業務協同,支撐中國二重減負增效。與此同時,面對自上市以來的持續虧損情況,二重重裝于2015年選擇主動退市,其也成為A股市場首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內科手術”則主要從“止血”“造血”兩方面入手,通過人員分流、內部改革、強化管理等措施,控制“出血”點,通過業務轉型、提高邊際效益等措施,恢復“造血”機能。在“內科”“外科”手術的標本兼治下,僅三年時間,中國二重便成功打贏扭虧脫困攻堅戰。
重整行囊后,國機集團按照此前的既定戰略,以二重重裝為平臺,進一步實施集團內重型裝備設計研發、工程成套等優質資源與二重重型裝備制造資源的重組整合,打造具有重大裝備實力水平、集科工貿于一體的高端重型裝備板塊——國機重裝。國機重裝成立以來,利潤總額、凈利潤連續保持較高水平,呈現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2020年,國機重裝在闊別A股市場五年后,以全新面貌重新回歸,標志著中國二重改革發展取得突破性成果。
數據顯示,2022年,國機重裝利潤總額已連續七年保持較高水平;營業收入利潤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研發投入強度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資產負債率處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最優水平;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深化改革蹄疾步穩、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在日前國機集團召開的國機集團機械工業紀念日暨與中國二重聯合重組十周年座談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邵寧稱,國機集團、中國二重聯合重組是國企改革的一次成功實踐案例。重組后的中國二重,聚焦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實業,服務制造強國戰略,有力支撐了一批國家重大工程,煥發了大國重器的生機,實現了“重生”,發揮了央企重組的示范效應,成為新時代十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實踐的生動縮影。
重新出發擎鑄“大國重器”
推進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舉措。
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表示,通過十年的努力,聯合重組達到了預期效果,重組后的中國二重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重大工程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在今年開啟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背后,便能看到中國二重的多個身影。
作為支撐整架飛機重量的部件,主起落架也是飛機上最大、最復雜的關鍵承力鍛件,而C919大飛機的主起落架正是由位于德陽的中國二重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所研制。
據中國二重萬航模鍛技術總監羅恒軍介紹,C919大型客機主起落架首次實現了關鍵承力件的國產化,突破了超大型鈦合金中央翼緣條控行與控性等30余項關鍵工藝技術,出色完成了起落架、中央翼等70余項產品、130余件關鍵承力件的開發、設計和制造任務,將航空模鍛件的“飯碗”端在了我們自己手中。
大型模鍛壓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志。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在國機重裝實地調研中了解到,此前,全世界僅有極少數國家擁有類似設備,且最大鍛造等級為7.5萬噸。隨著8萬噸模鍛壓力機的正式列裝,我國也由此成為擁有世界最高等級模鍛裝備的國家。
生產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8萬噸模鍛壓力機的建成投產,填補了我國大型模鍛壓力機制造和裝備的空白,打破了制約我國航空航天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對改變我國大型模鍛機依賴進口、實現大型模鍛產品自主化、國產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事實上,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正式啟動,這也對中央企業在新階段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據記者了解,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中,亦著重提到要“強化國有企業對重點領域保障,支撐國家戰略安全”。相較于此前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更多聚焦基礎制度的搭建來說,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支撐國家戰略安全,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這三個方面既是最新提法,亦是從國家戰略層面為中央企業指明發展方向。
張曉侖稱,回顧歷史,始建于1958年的中國二重,是為中國工業改變重型裝備困境而生。感受當下國機重裝的技術實力及極限制造能力,已在國家工業版圖上具有了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代新征程,要通過加快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重大技術裝備高端、智能、綠色化發展,讓大國重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作用更加凸顯,成為更加堅強的“國之脊梁”。
張曉侖進一步稱,國機集團也將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積極推動落實國家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部署,深耕裝備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兩大領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貢獻國機力量。
(編輯 上官夢露)
20:26 | 云天化:第九屆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 |
20:26 | 新筑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 |
20:26 | 上港集團:第三屆董事會第五十五次... |
20:26 | 石頭科技: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6 | 利柏特: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
20:26 | 利柏特:第五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
20:26 | 云天化: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 |
20:26 | 凌霄泵業: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 |
20:26 | 江山歐派: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 |
20:26 | 海立股份: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0:26 | 安必平: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 |
20:26 | 深科技:第十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