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隨著新能源賽道愈發火熱,今年以來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通過自有資金投資建立公司、定向增發、簽訂投資協議等多種形式跨界投資儲能、光伏、電池等新能源領域。記者注意到,這些跨界投資新能源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主營發展萎靡,希望踏入火熱賽道以進行“自救”。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因原有主業發展不理想,而選擇新的賽道拓寬發展‘護城河’無可厚非。新能源領域發展前景廣闊,是個市場容量很大的賽道,但對于沒有主業積累的上市公司而言,用較大的資金或資源進行跨界投資,需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跟風。”
近日,主營為手機、平板電腦等提供精密模具結構件開發制造生產的捷榮技術發布公告稱,投資1530萬元與關聯方共同投資成立能源子公司跨界儲能。
公開資料顯示,捷榮技術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的虧損額分別為2.5億元、1.4億元和3100萬元。
“為推動戰略轉型和升級,公司計劃在鞏固發展現有精密結構件業務的基礎上,向儲能行業轉型發展。”捷榮技術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主營為玩具業務的高樂股份對外披露稱,公司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于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2GWH納米固態電池項目,投資總額約為20億元。據悉,高樂股份自2019年至2022年已經連續虧損4年,2023年一季度的虧損額為1600萬元。
高樂股份董秘辦相關人士日前對外表示:“公司新能源和固態電池等項目目前正在推進之中,項目尚未正式投產。”
除此之外,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的普路通,擬定增募資10億元投向儲能電站、光伏電站等項目;主營品牌服裝創意設計、工藝技術研發及生產銷售的日播時尚,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上海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
綜合來看,跨界投資新能源領域的上市公司,其背后的主業可謂“五花八門”。除了上述公司外,主營為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天宸股份日前發布公告稱,計劃總投資116億元建設光儲一體新能源產業基地;男裝上市公司報喜鳥的全資子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與其他公司共同投資平陽浚泉養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為其有限合伙人,定向投資新型儲能解決方案、鋰電池檢測領域等。
“儲能等新能源業務是一個具有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的行業,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若公司本身相關技術和資金實力受限的話,很可能會有風險。如果一家主業不好的上市公司想要跨界經營儲能等新能源業務,需要認真考慮自身的實力和優劣勢,并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及業務布局。”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新能源行業景氣度高企,隨著產業規模的急劇擴張,資本大量流入,正迎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跨界新能源風險很大,沒有足夠資源和背景的企業難以持續。有部分上市公司跨界布局新能源業務,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業務轉型,而是為了炒作概念,投資者需要重視。”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
“儲能、光伏等新能源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前期投入較大,雖然行業有較大的發展前景,但是細分領域的應用場景各有不同,這涉及投入產出的效果。如果上市公司原有主業不涉及新能源相關領域,又沒有做好細分領域定位,很有可能面臨投資失敗。”金辰股份常務副總裁祁海珅向記者表示。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