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今年以來,不少A股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委托理財公告,使用閑置資金用于理財產品的投資。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年內共有630家上市公司合計持有4164個理財產品,認購持有規模約5113億元。
“從公開資料來看,上市公司使用閑置資金購買委托理財產品,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充分盤活閑置資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自有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加投資收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財務成本,這樣的做法是沒問題的。但購買理財產品也要謹慎、慎防‘踩雷’,否則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廣州漢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伍錫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多家公司發布委托理財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在630家上市公司合計持有的4164個理財產品中,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占據主流,占比約79%。此外,券商理財產品占比7.5%,銀行理財產品占比4.12%,信托理財產品占比1.08%。
結構性存款是指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標的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5月6日,天創時尚發布公告稱,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最高額度不超過4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階段性委托理財,用于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低風險型理財產品或結構性存款,以獲得一定的收益,在確保不影響自有流動資金使用的情況下進行滾動使用。
該公司披露了從2家不同銀行購買的8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年化收益率在1.39%至4.49%。“委托理財的目的,是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所需的流動性資金的情況下,提高自有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天創時尚董秘辦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美的集團也在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現金資產收益為原則,擬使用合計不超過200億元自有閑置資金委托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低風險投資理財。
國貿股份則公告稱,此前公開發行募集8億元資金,已投入約5.6億元到對應的項目中,接下來將單日最高余額不超過2.15億元投入到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低風險理財產品。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或自有資金原本是主要應用于主業的,若大量用于投資理財產品,不僅會給外界造成不務正業的印象,也會影響其經營穩定性及競爭力。”
個別上市公司買理財“踩雷”
主營紡織家居用品的富安娜,于2021年3月份購買了中信證券富安1號,投資總額1.2億元,期限為12個月,到期日為2022年3月19日。然而,在到期日公司并沒有順利收回本金及收益。富安娜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從中信1號產品托管賬戶上提取1430.23萬元,剩余產品本金10569.77萬元及預期固定收益540萬元到期并未收回。
富安娜董秘辦相關人士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信1號產品逾期,對公司不造成重大影響。”但公司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對此計提減值金額為3117.41萬元。
年報顯示,2022年富安娜實現營收30.8億元,同比下降3.14%;歸母凈利潤5.34億元,同比下降2.21%。富安娜在中信證券購買的理財產品逾期未兌付的金額,已占到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約20%。
除富安娜外,南華儀器也面臨同樣的情況。2021年7月30日,南華儀器以自有資金6000萬元認購了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信托”)發行的“重慶信托·昆明融創城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22年4月30日,該信托計劃因債務人昆明融創城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擔保人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到期未能償還借款,構成實質性違約,信托計劃終止。
年報顯示,2022年,南華儀器實現營收1.28億元,同比下降29.6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13.38萬元,同比下降370.59%。“去年業績出現較大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對上述信托理財產品計提減值準備3029.4萬元。”南華儀器董秘辦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前不久,南華儀器還發布公告稱,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擇機購買理財產品,額度不超過3億元,可滾動使用。由此可見,該公司對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并沒有降溫。
“上市公司在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購買理財產品盤活閑置資金無可厚非,但選擇的產品底層資產是否經得住檢驗、風控是否到位等,都是考驗其理財能否獲益的重要因素。若購買了一些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有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業績。因此,上市公司投資理財也應謹慎,慎防‘踩雷’。”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向記者表示。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