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2月23日,嘉澤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及一級全資子公司上海嘉嶸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嘉嶸”)擬與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下屬公司電投清能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投清能”)共同設立新能源資產并購基金嘉元清能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嘉元清能基金”)。
嘉元清能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其中,嘉澤新能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擬出資9.98億元,上海嘉嶸以普通合伙人身份擬出資100萬元,電投清能以普通合伙人身份擬出資100萬元。
合伙企業的目的是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以及其他戰略新興產業的股權投資,以期通過被投資公司IPO、被并購或所持有的股權轉讓等方式實現投資退出,獲得資本增值收益。
根據投資協議,嘉澤新能可以對本次設立的新能源投資基金單獨作出投資決策。公告顯示,投資決策委員會由3名委員組成,其中電投清能委派1名,上海嘉嶸委派2名。據此,公司能單獨對投資決策委員會全部職權事項作出決策。
嘉澤新能表示,公司本次參與出資設立嘉元清能基金系公司運用市場方式,推進資本與產業的有效融合,借助基金管理人在投資方面的經驗、資源與渠道,尋求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的投資機會。
據了解,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股東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2022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位列260位,業務范圍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
公開資料顯示,嘉澤新能主營業務分為新能源發電業務、新能源電站的開發-建設-出售業務、新能源發電資產管理和新能源產業基金業務四大板塊。
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公司通過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源網荷儲智能微電網零碳園區、儲能電站等多種類型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實現發電業務銷售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嘉澤新能第一次參設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此前,嘉澤新能還與普洛斯中國控股共同設立新能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用于收購嘉澤新能或第三方開發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截至目前,公司已與中國中車集團、中國電建集團、保利集團、開弦資本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同投資設立了多支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
嘉澤新能還表示,新能源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新能源電站。公司既可以將新能源電站出售給產業基金,也可以為產業基金持有的新能源發電資產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產業基金不但為公司電站出售業務拓寬渠道,同時也為公司發電資產管理業務帶來增量,在公司四大業務板塊中發揮紐帶作用,為公司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發展持續處于高景氣發展態勢。嘉澤新能用參設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方式持續發力風電、光伏等行業。
嘉澤新能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設立新能源產業基金是公司業務方向之一,這也是本次聯合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設立并購基金的重要背景。本次參與出資設立嘉元清能基金,目的是為公司儲備和培育優質項目資源,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新能源賽道火爆,很多企業都在通過產業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1.2億千瓦,達到1.25億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如何抓住新能源發展過程中的機會至關重要。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相比于自投自建或者收并購方式,可以以投資的形式撬動較大的財務杠桿來快速進入和布局新能源領域,并能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實現投資退出以及與母公司、上市公司之間的風險隔離,在實現風險相對可控的情況下為上市公司贏得業績。另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與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合作,幫助上市公司實現加桿桿以擴大投資能力,作上市公司投資的“墊腳石”。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