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1月18日,A+H鋼鐵龍頭馬鋼股份召開三季度業績說明會。近期,上交所鋼鐵行業公司紛紛召開業績說明會,不斷釋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新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鋼鐵行業一方面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動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堅持創新綠色發展,推動行業集約、集聚、綠色發展,重新煥發生機。
直面行業困境
傳遞市場信心
2022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呈下行態勢。其中三季度,國內鋼材價格指數環比下降16.2%,國際鋼材價格指數環比下降21.3%。礦石價格呈下降趨勢,但煤焦價格總體保持高位,疊加美元匯率上升影響,原燃料成本下降空間有限,鋼鐵企業購銷差價持續收窄,不少公司都階段性出現了利潤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8667億元,同比下降9.27%;利潤總額928億元,同比下降71.34%;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91%,同比下降4.12個百分點。在業績承壓的背景下,市場對鋼鐵行業的經營及后續發展戰略頗為關注。
在被問及處于行業下行周期中,如何保證競爭力時,馬鋼股份表示,公司將以“對內產品迭代升級、產業鏈延伸,對外開疆拓土和國際化經營”為方向,依托在特鋼、輪軸、長材、板帶領域形成的品牌優勢,推行產銷研一體化模式,加強與上下游產業鏈戰略合作,構建綠色精品智慧鋼鐵供應鏈。
寶鋼股份則通過降本增效工作,保持行業地位。公司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22.9億元,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1.5億元,經營業績保持國內行業第一。通過優化用料結構、改善現貨發生率、控制能源成本、提升產線效率、削減費用等舉措來克服外界不利因素,創造更好的業績。
此外,也有鋼鐵公司在商業模式方面取得創新。例如,山東鋼鐵表示,以打造綠色智能高端高效發展新標桿為目標,在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方面,公司改善產品質量,優化工序生產組織模式,保障交付;另一方面,公司以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指數評價標準為指引,促進濟南鋼城、日照沿海兩基地實現智能化水平提升,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探索轉型升級
踏上低碳綠色發展之路
面對產能產量“雙限”以及能耗“雙控”帶來的一系列挑戰,滬市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積極探索轉型升級、逐步踏上綠色發展道路。
滬市鋼鐵行業龍頭寶鋼股份表示,公司湛江氫基豎爐項目兼具了研究和生產的雙重功能,一方面公司通過這一試驗平臺,研究開發富氫、全氫冶金工藝,為公司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公司利用此生產平臺,研發汽車板、電工鋼等中高端低碳排放產品,從而滿足全球客戶對低碳排放產品的迫切需求。
南鋼股份表示,公司已完成有組織部分超低排放改造、清潔運輸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制定“碳十條”;持續研發超低溫用鎳系鋼、氫能源用鋼等低碳綠色產品來減少碳排放。同時,公司披露了首份《ESG可持續發展報告》,并進入富時羅素ESG評級國內鋼鐵企業上市公司的前三名,被恒生指數納入“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近年來,包鋼成立低碳氫冶金研究所,開展低碳冶金和綠色能源應用技術研究,探索發展碳捕獲、利用和存儲技術;攜手岳陽林紙、億利集團共同開展碳匯、碳資產交易;大力開展清潔化運輸,成為內蒙古首家完成清潔化運輸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篤行大青山義務值樹,廠區綠化率達47.4%以上。”包鋼股份董事長劉振剛表示。
踐行自主創新
打造鋼企“硬實力”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鋼鐵行業在創新體系建設、核心技術攻關和加速成果轉化等方面下大力氣、下真功夫,高科技人才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批全球首發的高端鋼、精品鋼橫空出世,一批“卡脖子”難題相繼被攻克。
馬鋼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首發產品認定6項,其中全球首發1項、國內首發5項。開發的重型熱軋H型鋼超細奧氏體強化相變組織細化技術,填補了高性能重型產品生產技術空白,解決了重型熱軋H型鋼高性能化連鑄與軋制現場生產難題;同時,公司成功研制了2100MPa級汽車懸架簧用鋼和2200~2300MPa汽車尾門簧用鋼,解決了2100MPa級及以上超高強韌彈簧鋼關鍵材料卡脖子問題。
包鋼股份董事長劉振剛表示,今年以來,包鋼股份加大研發投入,預計全年研發投入29.3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采用低碳+合金化+稀土元素材料設計開展Q770、Q890鋼級產品開發,積極推進向國內工程車輛制造企業中聯重科產品認證,成功實現5個鋼級產品材料認證獲得產品準入,2022年實現Q770臂架用管的首次推廣應用。
“當前國際能源供應緊張,后期隨著供暖季的全面來臨,預計2022年四季度國內LNG市場或呈現走高態勢。”南鋼股份表示,儲罐儲存是LNG儲存的主要方式,公司超低溫用鎳系鋼產品是建造LNG儲運設施的關鍵低溫材料,實現了進口代替,國內市場占有率居前。另外,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位于世界前列,未來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南鋼股份國內率先開發出1000MPa級高強韌水電鋼板;開發出核反應堆安注箱用18MND5鋼板。
(編輯 何帆 上官夢露)
00:39 | 龍湖集團:去年運營及服務業務收入... |
00:39 | 讓“真誠”成為信息披露的底色 |
00:39 | 長城汽車:計劃2030年海外銷售超百... |
00:39 | 整車央企將進行戰略性重組 |
00:39 | 33家基金公司2024年凈利潤合計近26... |
00:39 | 北京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迎新進... |
00:39 | “專業基金買手”公募FOF選基策略... |
00:39 | 瑞銀證券有望成為我國第五家外資獨... |
00:39 | 我國外資證券類私募機構增至35家 |
00:34 | 多管齊下深挖數據資產巨大潛能 |
00:34 | 美聯儲會在何時降息 |
00:34 | 綜合施策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