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問界系列車型的熱銷,賽力斯增收不增利,甚或何時實現盈利的問題受到投資者關注。借業績說明會之機,公司對此進行了解釋。
近日,滬市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聯合召開2022年三季報業績說明會。與華為合作造車的新能源整車企業賽力斯、汽車電控系統龍頭企業均勝電子、一體化壓鑄龍頭文燦股份、國產汽車線束龍頭滬光股份、新切入新能源賽道的秦安股份等公司與投資者深入溝通。
正如賽力斯董事長張正萍在業績說明會上所述,今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勢頭強勁的一年。一方面,產業鏈供給端、需求端雙雙發力,鏈上企業經營業績表現亮眼,市場韌性顯現;另一方面,相關公司研發投入不斷加大,電動化、智能化方向凸顯,產品矩陣持續豐富,呈現出生產秩序快速恢復、訂單飽滿、生產火熱的新趨勢。
據中汽協統計,今年1至10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24.2萬輛和219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9%和4.6%。其中,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5.6萬輛和196.7萬輛,環比增長50.3%和46.5%。多數滬市汽車行業上市公司也抓住時機,在第三季度實現了業績增長。
產業鏈穩步復蘇
今年下半年以來,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恢復,三季度業績整體呈現向好態勢。賽力斯第三季度實現107.07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3.39%。均勝電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第三季度單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3.9%。文燦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75.8%,車身結構件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2%。滬光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27億元,同比增長41.85%。秦安股份第三季度營收也較二季度有所回升。
在減免乘用車購置稅、活躍二手車市場、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延期等促進消費政策驅動下,汽車產業需求端也得到明顯提振。滬光股份董秘成磊表示,隨著車市刺激政策的持續發力,國內汽車產業鏈企穩回升,部分受壓制的客戶需求恢復增長;同時上半年新量產項目順利完成爬坡上量,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創下單季歷史最高水平。
面對歐洲能源危機影響,文燦股份副總經理吳淑怡在介紹公司法國子公司百煉集團時表示:“目前百煉集團在成本和業績上有所承壓,將積極做好成本管控,并與客戶保持良好互惠的合作關系,在新能源上形成共擔機制,緩解壓力、變危為機。”
賽力斯董秘申薇在回復有關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情況的問題時表示:“公司與多家汽車供應鏈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夯實汽車精品供應商鏈,提升產品質量水平,以期達成保供目標。”
創新驅動步伐加快
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三者融合發展成大勢所趨。
均勝電子在寧波和上海兩地設立核心技術研發中心,在全球緊跟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積極加速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方向上的布局,保持高研發投入,持續創新產品,并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持續進行迭代升級。
文燦股份不斷投入資源進行新項目的研發,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投入1.1億元,同比增長23.41%。尤其在車身結構件和超大型一體化結構件產品領域,公司成為全球首家相關零部件進入量產階段的供應商,成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秦安股份董秘余洋在回復投資者關于混合動力驅動系統產品進展情況時表示,公司發動機(含ECU)、減速器、驅動電機、發電機、電機控制器正在進行五合一的試驗、臺架測試以及軟件開發等工作,預計第四季度可以實現整車搭載。
產品矩陣愈加豐富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下,新能源車行業爆發帶來的增量環節配置及新客戶拓展,使得汽車零部件公司廣泛受益。
滬光股份今年第三季度先后接受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沃爾沃汽車、合眾汽車、集度汽車等汽車整車廠的潛在供應商資格審核。公司后續可參與其新項目報價,為未來發展儲備優質客戶群體。
均勝電子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等方面的產品與國內外知名廠商展開深度合作,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獲訂單超7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訂單占比已接近60%。
秦安股份依托于理想新晨公司進軍新能源領域,缸蓋、缸體項目已在8月實現量產,并于10月獲得了擴產通知,另有三四家客戶尚處在商業洽談階段。此外,文燦股份在大型一體化結構件領域、電池盒產品領域和副車架領域,亦取得了多項訂單。
00:39 | 龍湖集團:去年運營及服務業務收入... |
00:39 | 讓“真誠”成為信息披露的底色 |
00:39 | 長城汽車:計劃2030年海外銷售超百... |
00:39 | 整車央企將進行戰略性重組 |
00:39 | 33家基金公司2024年凈利潤合計近26... |
00:39 | 北京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迎新進... |
00:39 | “專業基金買手”公募FOF選基策略... |
00:39 | 瑞銀證券有望成為我國第五家外資獨... |
00:39 | 我國外資證券類私募機構增至35家 |
00:34 | 多管齊下深挖數據資產巨大潛能 |
00:34 | 美聯儲會在何時降息 |
00:34 | 綜合施策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