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11月16日,中科曙光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曙光數創收到北交所的函件,同意曙光數創股票在北交所上市。
今年4月份,中科曙光公告稱,曙光數創自2018年起在新三板掛牌以來,經營情況良好,符合轉板上市的條件,擬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目前來看,11月16日的公告提及,曙光數創股票擬于11月18日在北交所上市。
萬創投行創始合伙人段志強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上市公司在推動旗下子公司上市時,要考慮產業的成熟度,并平衡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另有不愿署名的券商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從現有的案例來看,有一些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前就是新三板的掛牌企業,現在單獨分拆謀求上市之后,在銜接上也會更加順暢。
梳理公開信息可知,隨著2019年12月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推動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在滬深兩市變的“時髦”起來。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僅在2022年年內,即有近30家公司提出了A拆A的相關事項。
行業特征上來看,被分拆的子公司,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半導體等新興經濟上。在擬上市的板塊上,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占據的比重較多。
上述券商人士對記者介紹,在選擇分拆子公司上市時,要考慮如果涉及的子公司規模尚小,將其放在北交所即是一個很好的通道,“北交所的機制,可以幫助企業借資本市場的力量,快速長大。”
段志強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上市公司將旗下的子公司單獨推動上市,首先要看這些子公司所屬業務本身的行業特性、自身經營狀況,“上市公司要健康發展要盡可能規避產業周期或行業周期帶來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會考慮對抗周期性的舉措和產業布局,過往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產業布局的多樣性之下,跨界、縱向和橫向產業并購都有,當這些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平臺上聚集的優質資產,分拆獨立發展就是要考慮的問題。”
“推動成熟業務和子公司獨立上市,對于引導優質資產到資本市場中,聚力發展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是有利的。”段志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梳理上市公司公告也可得知,對于推動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的初衷,“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推動業務協同及快速發展,加快相關戰略落地、提升綜合競爭力”等信息皆被頻繁提及。
不過,對于推動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段志強建議,相關上市公司要考慮好多層面的因素:“是否會造成上市公司對抗周期資產發生轉移,要平衡好自身業務發展需求;管理團隊是否能平穩過渡;技術、管理人才的儲備是否充足。如果因為分拆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而影響了原有上市公司的發展,就得不償失了。”
(編輯 白寶玉)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