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11月8日晚間,國瑞科技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對于被立案的更多細節,國瑞科技沒有詳述,不過,查閱公司過往信息可知,此前,公司曾涉及“專網通信”案。
在去年公告涉及“專網通信”案之后,國瑞科技調降了相關財務數據。4月26日,公司披露的《關于公司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顯示,因對專網通信業務收入確認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公司對2020年前三季度、2020年年度財務報表進行更正,分別調減2020年前三季度、2020年年度營業收入9298萬元、18562萬元,占更正前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74%、32.55%。
此后,針對上述案件及會計差錯更正內容,國瑞科技又先后收到了問詢函和監管函。
除國瑞科技之外,受“專網通信”案件影響的上市公司中,此前也曾陸續有公司發布公告,稱被立案調查。例如,在11月5日,江蘇舜天也曾發布公告,稱被立案調查。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瑞科技和江蘇舜天發布公告梳理可知,公司是在款項逾期后才發布的公告。對此,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本身就是信息披露不規范的一種行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客觀、準確、公正,對于應披露的風險經營,只要風險存在,上市公司就有提示風險的義務。因此,如有明確的預期應收賬款不能如期收回,上市公司就需要向投資者提前進行風險預警,而不是在該應收賬款確實逾期之后再對外披露。”
王智斌表示,基于以上分析,截至2021年7月12日持有國瑞科技的投資者,有機會要求國瑞科技賠償部分損失。根據《證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投資者可以要求賠償的是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及印花稅損失,其中,投資差額損失可以理解為是投資者在泡沫價格上多支出的泡沫成本,投資差額損失的多少與買入價格和股數有關。
(編輯 才山丹)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