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邢萌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和“壓艙石”,在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業績良好,總體上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難能可貴。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21時,A股4963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業績,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2.21萬億元,同比增長8.56%;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39萬億元,同比增長3.08%。
進一步梳理,前三季度科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業績表現亮眼。上述披露前三季度業績的公司中,科創板和創業板研發投入同比分別增長50.70%、31.97%,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4.68%、8.72%。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份“成績單”來之不易,尤其是在超預期因素沖擊背景下,但得益于我國穩經濟政策不斷推出,一些A股上市公司攻堅克難,實現業績增長。
上述披露前三季度業績的公司中,3003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比60.71%;2363家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47.61%。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市公司三季報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性和上市公司的成長性。”
凈利潤排行方面,相較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有538家公司實現翻倍增長,43家增幅超10倍。九安醫療、漢得信息和安道麥A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0倍,位居前三。其中,九安醫療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增長31918.64%。
從行業來看,今年以來,新能源產業鏈和有色、煤炭等行業企業業績大增。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有色金屬、煤炭和電力設備三大行業業績增幅位居前三,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1485.07億元、2057.71億元和1911.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0.14%、69.18%、68.99%。
“今年以來,受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影響,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我國有色金屬和煤炭相關企業受益于價格上行。同時,我國積極保持供電穩定和開展新能源建設,帶動電力設備企業發展。”田利輝表示。
在資本市場助力下,科創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前三季度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據Wind數據統計,上述4963家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合計9435.64億元,同比增長20.11%。其中480家科創板公司、1205家創業板公司披露前三季度業績,研發投入分別同比增長50.70%、31.97%。
從科創板和創業板前三季度業績來看,480家科創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822.14億元,同比增長33.07%;合計實現凈利潤891.24億元,同比增長24.68%。1205家創業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1萬億元,同比增長20.83%;實現凈利潤2042.26億元,同比增長8.72%。
另外,北交所公司表現亦十分亮眼。114家北交所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4.82億元,同比增長34.38%;實現凈利潤66.74億元,同比增長20.49%。
“科技創新企業、創業創新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具有良好的競爭力和成長前景。”談及科創企業業績較好,田利輝表示,當下我國需要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需要創新驅動發展。
陳靂表示,科技是硬實力。目前,國內“補短板”領域的市場空間廣闊,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在融資層面得到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金融幫服實業作用進一步顯現。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