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原料端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產品終端消費低迷,石化行業日子并不好過。恒力石化10月28日晚間披露2022年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7億元,同比下降52.12%,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虧損19.39億元。
檢修及價差縮窄影響利潤
對于三季度業績陷入虧損,恒力石化在三季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受三季度煉廠檢修和原油裂解價差縮窄等因素的影響。
“7月份開始,恒力煉化以檢修為主線,對常減壓裝置、渣油加氫裂化裝置、蠟油加氫裂化裝置、溶脫裝置、醋酸裝置安排檢修,苯乙烯和乙二醇裝置催化劑到期,相繼安排換劑檢修;8月份以恒力化工乙烯裂解裝置停工檢修為主線,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碳四加氫、丁二烯、汽油加氫等裝置同步停工檢修或待料;9月份隨著煉化裝置檢修結束,加工量逐步恢復高負荷。”恒力石化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三季度受裝置檢修影響,原油加工量比正常負荷減少約兩成,總體影響三季度煉化產品產量約百萬噸規模。
新熱點財富創始人李鵬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煉廠一般3到5年就要檢修一次,石化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投資大,檢修時產量受到影響,但折舊還是照常發生的,對利潤會造一定的影響。此外,地緣風險緊張導致原油價格高位,而受全球疫情不斷反復及以歐美超預期加息等因素影響,下游消費低迷,產品庫存上升,三季度PX、PTA、乙烯、乙二醇、滌綸長絲(FDY/POY/DTY)等產品價格環比下降,致化工品整體價差收窄,石化行業三季度經營壓力普遍較大,也進一步影響了行業內企業的業績水平。
營業收入保持穩健增長
行業景氣度下降以及設備檢修影響,恒力石化三季度業績承壓,不過公司營業收入仍然維持著較好的增速。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2.02億元,同比增長9.14%,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03.57億元,同比增長12.46%。
值得關注的是,恒力石化營收現金比、凈現比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特別是煉化項目全面投產后,自2019年以來,公司的營收現金比一直維持在100%以上,今年中報時,這一數值為114.64%,三季報時達到120.52%。
李鵬巖告訴記者,較高的營收現金比,說明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是擁有較強話語權和極具競爭力的,基本都需要現款拿貨,營業收入幾乎都是由現金形式來實現的,這也體現了恒力石化在行業中的強勢地位。
盈利能力有望快速修復
檢修及價差影響,短期業績出現波動,恒力石化這個民營石化行業龍頭未來還能“打”否?中金公司在新近發布的一份研報中認為恒力石化第三季度業績低于預期,公司或迎業績修復期。
恒力石化三季報中也表示,隨著煉廠負荷提升至正常水平和產品價差修復,預計公司后續盈利能力將快速回升。此外,公司的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汾湖80萬噸/年功能性薄膜項目、16億平方米/年鋰電隔膜等在建項目都在如期推進。
同時,公司在行業獨具優勢的“油、煤、化”深度融合的“大化工平臺”基礎上,依托一、二期精細化工園項目,加快打造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并積極推進包括鋰電隔膜、電解液、PET銅箔基膜、光伏背板基膜在內的新能源、新材料產品布局。
“石化是一個周期性行業,包括恒力石化在內的大部分石化企業三季度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到上游成本上升疊加下游需求不足影響,這也是周期性行業利潤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恒力石化是一個偏成長型的企業,公司憑借其打通的全產業鏈條,以及近年在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的持續布局,會讓其比傳統石化公司擁有更高的毛利率,能夠更好地抵抗周期性的波動。而且公司很多項目都是新近建設和投產的,在工藝、技術和運營成本上,也都擁有比較競爭優勢。一系列新項目陸續達產后,恒力石化的產業鏈協同效應也將進一步凸顯,盈利中樞也有望進一步抬升。
此外,恒力石化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5億元。目前,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恒峰投資已增持了78.6萬股。前述業內人士認為,大額增持計劃,也說明恒力石化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和成長價值擁有堅定的信心。
(編輯 孫倩)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