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0月17日晚間,天通股份、海天精工、物產環能等多家滬市公司披露三季報。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17日晚間,滬市共有165家公司(含科創板)披露三季度業績信息,其中23家公司披露三季報,116家公司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26家公司披露三季報業績快報。
具體來看,159家公司凈利潤保持正增長,預喜家數占比超九成;102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50%。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當前滬市公司三季報業績披露情況來看,總體表現不錯,預計未來成長股或將實現超預期收益,可以重點關注科技屬性、自主研發實力比較高的企業,以及2023年估值性價比合理的新能源、半導體、信創、數字經濟等方向。
新能源產業鏈需求火熱
汽車行業復蘇勢頭明顯
電力設備行業受益于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近20家披露三季度業績的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逾半數同比增幅超100%。其中,璞泰來發揮自身在負極材料及石墨化產品方面的技術優勢,通過提高造粒、石墨化、碳化等關鍵工藝的自給產能,完善一體化產業鏈配套,實現負極材料產銷量的逐步提高,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4.14億元,同比增長81.31%,實現歸母凈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84.68%。
2022年以來,光伏市場需求持續升溫。硅料及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新產能快速爬坡達產,主要產品產銷兩旺、量利齊升,預計實現凈利潤214億元,同比增長259.98%。單晶硅片及組件龍頭隆基綠能披露的1月份至9月份主要經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64億元至874億元,同比增長54%至56%,凈利潤106億元至112億元,同比增長40%至48%。
此外,受益于穩增長政策,汽車行業復蘇勢頭明顯。2022年前三季度,在一系列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宏觀政策驅動下,汽車月產銷快速增長,呈現“淡季不淡,旺季重現”的態勢,帶動行業企穩回升,滬市多家車企表現亮眼。
1月份至9月份產銷快報顯示,上汽集團2022年前三季度整車銷售377.02萬輛,其中9月份單月銷售51.71萬輛,創年內新高;廣汽集團實現產銷雙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整車生產183.3萬輛、銷售182.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26.94%、22.18%。零部件公司業績整體向好,主營汽車減震系統、輕量化底盤等的拓普集團,報告期公司與更多新能源車企建立合作關系,面向智能電動汽車布局的產品線取得快速發展,前三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11.88億元至12.28億元,同比增長58%至63%。
機械軍工下游需求旺盛
交運電力、食品供應有序
受益于機械軍工下游的旺盛需求,滬市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供給端國產替代加速進行,重點包括航空裝備、通用設備、軌交設備。
航空裝備方面,中航重機受益于軍機、發動機和民機市場鍛件旺盛需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前三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9.15億元,同比增長50.36%。
通用設備方面,主營鍛壓機的合鍛智能在新能源車、航天航空應用領域的雙輪驅動下,主要產品效益增長,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3.07%至153.11%。內外銷需求驅動大元泵業屏蔽泵系列產品銷量提升,疊加匯兌收益增多影響,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預計增長50%左右。
軌交設備方面,時代電氣深耕軌交裝備主業的同時,積極拓展功率半導體、新能源乘用車電驅等業務,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76億元,同比增長27.56%;實現歸母凈利潤15.63億元,同比增長29.97%。鐵科軌道作為國內唯一掌握高鐵特殊調整扣件技術的扣件系統集成商,得益于我國廣闊的高鐵建設市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24.12%、82.54%。
交通運輸、電力等與社會基本運行活動息息相關的行業中,主要龍頭公司業績優異。航運港口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3163.95點,同比上升31.90%,主干航線出口運價總體保持高位運行。中遠海控、上港集團前三季度預計分別實現凈利潤972.06億元、15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73%、32.4%;招商輪船前三季度預計凈利潤上限40.82億元,同比增長75.00%。快遞物流方面,圓通速遞聚焦國內快遞物流運營的同時持續推進國際化供應鏈建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8.25億元,同比增長27.12%,實現凈利潤27.71億元,同比增長190.47%。
電力行業方面,由于社會用電量需求增加以及交易電價政策調整,桂冠電力、華能水電、內蒙華電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6.18億元、167.90億元、172.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78%、8.16%、30.27%,實現凈利潤32.17億元、59.64億元、15.58億元,同比增長105.86%、22.68%、537.22%。
食品飲料行業方面,安井食品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面米制品等傳統業務穩步增長,東鵬飲料渠道端冰柜投放力度加大,兩家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速預計最高為33.78%、17.52%,凈利潤增速為39.62%、18.11%。
醫藥生物行業整體穩健向好
上中游行業延續高景氣度
受益于藥品研發創新需求的持續增長,醫藥研發及制造服務外包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藥明康德持續強化獨特的一體化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和CTDMO(合同測試、研發與生產)業務模式,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3.95億元,同比增長71.87%,實現凈利潤73.78億元,同比增長107.12%。
藥品制造領域,華海藥業國內市場需求增加及美國市場恢復帶動制劑生產和原料藥生產的上量,預計前三季度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289%到305%;康緣藥業、壽仙谷、馬應龍等一批中藥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萬泰生物二價宮頸癌疫苗等繼續保持產銷兩旺,收入及利潤高速增長,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上限39.5億元,同比增長231.9%。此外,藥品流通領域多家零售藥店預喜,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等公司業績均保持穩定增長。
此外,上游資源行業延續高景氣度,中游基礎化工利潤增長。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上游資源開采業延續高景氣度,產品銷量及價格共振上漲,中煤能源、廣匯能源、平煤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上限分別為202.90億元、84.61億元、47.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1%、206.49%、167.35%。
上游材料價格上漲也帶動部分基礎化工品利潤增長。云天化主要產品化肥、聚甲醛、黃磷、飼鈣等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同時其通過較高的原料自給率有效削弱了原礦漲價對經營業績的影響,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1.3億元,同比增長80.63%。
(編輯 才山丹)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