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
共同富裕的路上,浙江繼續領跑。過去10年,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重大躍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4個萬億級臺階、突破7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1萬元,城鄉居民收入穩居省區第一。
從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到資本市場大省,浙江的上市公司群體在資本市場聚合成別具特色的“浙江板塊”,700+家浙江上市公司(含境外上市公司)星羅棋布,勾畫出了浙江經濟地圖的輪廓,并由點及面,引領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濤頭上,浙江上市公司始終以勇立潮頭的姿態,闊步走在時代前列。
干在實處
助外貿企業拓市場搶訂單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6222億元,名義增長率為4.82%;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GDP總量僅次于廣東、江蘇、山東,在全國位居第四。
回顧整個上半年,浙江省工業生產承壓回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11.1%,其中,國內銷售產值、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9.8%和17.4%。
在浙江這樣一個經濟大省、外貿大省,疫情下的廣大中小企業,最愁的就是見不到客戶,貨發不出去。穩外貿,就是想方設法幫助相關企業打通堵點,見客戶、搶訂單。上半年,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小商品城、輕紡城和海寧皮城等專業市場的經營主體,表現可圈可點。
義烏的小商品城、紹興的輕紡城和嘉興的海寧皮城,分別對應著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亞洲最大的布匹專業市場和中國的皮革之都。在這些專業市場內,聚集著成千上萬的市場主體和外貿企業。以小商品城為例,作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城旗下的專業市場聚集了約7萬的經營戶,這些經營戶的背后,關聯著200萬中小企業。
針對外商進不來、貨物出不去的情況,小商品城先后通過組織包機,邀請了巴基斯坦、印度、韓國等國客商前來采購;同時,開發全新升級的綜合服務平臺“義烏小商品城”,將原來貿易鏈條上的生產、洽談、組貨、物流、結匯等流程,通過數字化來呈現,外商可以在平臺上完成全流程的服務。另外,小商品城的迪拜市場也在今年正式營業,這相當于把義烏市場前移至海外,將200多萬種商品“搬”到迪拜,解決了部分境外采購商無法到國內采購、線上展示實體體驗感不強、線上交流效率不高等痛點。
“東方大港”寧波港積極發揮硬核作用,在海側,加強與航運企業聯動,密集走訪工廠,增加艙位、調劑空箱,大幅緩解長三角地區和長江經濟帶外貿企業出口難的困境;出臺18條保通保暢措施,積極促進我國經濟穩定恢復。在陸側,第一時間發放電子版防疫通行證,加強進出港區車輛防疫和司機健康管理,保障公路運輸平穩有序;強化北侖、穿山、鎮海港區站和各內陸點服務保障,全面穩定海鐵運輸通道。
上半年,傳化智聯面對物流運行挑戰,發揮傳化貨運網的平臺優勢和全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底座支撐,積極助力保供保暢,有效確保了客戶持續經營和物流暢通,平臺整體發展得到了市場的檢驗,獲得了政府和客戶的高度認可。
走在前列
借力資本市場賦能經濟
資本市場為地方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浙江對此有著最切身的獲得感。
早在2017年,浙江即推出以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為重點的“鳳凰行動”計劃,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著眼于全省經濟轉型升級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通過持續推動企業改制培育、上市融資和并購重組,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2021年3月,在鞏固深化已有成果基礎上,結合資本市場新形勢,浙江又印發“鳳凰行動”計劃升級版,保障全省資本市場發展繼續走在全國領先地位。
截至今年8月末,浙江境內外上市公司達787家,總市值10.7萬億元;境內上市公司630家,數量僅次于廣東省,位居全國第二。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境內外上市公司資本市場累計融資2.1萬億元;累計股權融資1.7萬億元,年節約企業成本超700億元。
資本市場的繁榮,為浙江上市公司做大主業、提升競爭力及培育新興產業提供了重要保障。疫情下浙江上市公司交出的亮麗成績單,就是做好的佐證。
Wind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622家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96%;實現凈利潤1755億元,同比增長4.46%。其中,575家實現盈利,占比約90%;38家凈利潤超過10億元,77家超5億元,256家超億元。
持續推進企業上市,壯大了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提升了一批傳統產業、發展了一批新興產業,如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吉利汽車、榮盛石化、恒逸石化等知名上市公司。
譬如海康威視,經過20年發展,公司已經從昔日的安防產業,發展成為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諸多領域領先的國際知名企業。截至去年底,公司在全球設有66個銷售分支和服務機構,在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
作為知名的國產汽車品牌之一,吉利汽車今年克服了疫情對產業鏈沖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2億元,同比增長29%。全國工商聯發布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3603.16億元營收位列第12位,是車企中的最好成績。
近年來,浙江把推動市場主體提升作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圍繞“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主線,把推動市場主體升級、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為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的重要途徑,初步形成中小企業和資本市場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搭建了獨具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全省累計新增股份公司超1.7萬家。目前已建立分層次、分行業、分梯隊共1000家動態培育的上市后備資源庫,其中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80%,形成了今后3~5年數量充裕、梯隊管理、動態遞進的上市后備資源隊伍,為“鳳凰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勇立潮頭
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浙江科技創新工作以全國第一的成績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上市公司是支撐浙江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也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先行軍。2021年,浙江實體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8%,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規模比三年前翻一番,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有6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10億元,其中海康威視、榮盛石化和大華股份研發投入位居三甲。2017年~2021年,海康威視的研發占收入比重分別為7.62%、8.99%、9.51%、10.04%、10.13%,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研發占收入比重達12.54%,研發投入占比逐年提高。
浙江汽車企業在研發上也非常舍得投入。其中,均勝電子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到14.83億元,公司在研發方面可謂下了“血本”,先后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智能汽車技術研究院;鴻泉物流上半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48.27%,公司經過多年積累,已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公司的商用車智能車載終端被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評為“浙江制造精品”。
優秀的頭部上市公司,往往能夠帶動的是一個產業聚集,助力一個區域的更好發展。
總部位居浙江蕭山的榮盛石化和恒逸石化,原本都是紡織業起家,但是近年來經過自身不斷的創新發展,現已成為國內石化領域的重要力量,并雙雙成世界500強企業。借助榮盛、恒逸兩家企業跨越式發展,蕭山也正在打造世界級纖維新材料產業集群。
作為浙江“上市公司引領產業發展示范區”試點的紹興上虞,形成了以浙江龍盛、閏土股份等上市公司為龍頭的綠色環保化工產業,以臥龍電氣、上風高科、晶盛機電、金盾股份等上市企業為龍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以亞廈股份等上市企業為龍頭的智能現代裝飾產業,成為當地實體經濟的生力軍。
特色小鎮也是浙江推動區域經濟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浙江已創建了百余家省級特色小鎮,包括襪藝小鎮、絲綢小鎮、地理信息小鎮、新能源小鎮、智能裝備小鎮、通用航空小鎮、物聯網小鎮等,其中不少小鎮以上市公司為主體,從而帶動了一大批配套產業。
下一步,浙江將深入實施“鳳凰行動”計劃升級版、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浙江創新試點,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通過“雛鷹”企業成長、“雄鷹”企業壯大,實現更多企業成為“金鳳凰”,推動全省成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策源地,成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重要試驗區。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