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娟
7月14日,多氟多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億元至15億元,同比增長322.17%至387.12%;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2.85億元至14.85億元,同比增長345.84%至415.23%。
對于業績預增原因,多氟多表示:“受全球新能源汽車、芯片等行業需求強勁增長影響,公司新材料業務板塊的六氟磷酸鋰、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硅烷等核心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公司借助相關行業發展機遇,產能加速投放,持續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六氟磷酸鋰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三大主材之一,在電解液成本占比達到30%-50%。多氟多作為六氟磷酸鋰行業龍頭,其自主開發的利用工業級碳酸鋰、無水氟化氫、三氯化磷法制備的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具備較強的穩定性,產品純度和品質俱佳。
價格方面,根據百川盈孚數據,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六氟磷酸鋰均價同比提升約28.7%。同時在經過了2022年上半年近4個月的回調后,六氟磷酸鋰價格現已開始逐步反彈,截至7月13日,國內六氟磷酸鋰均價25萬元/噸,已止跌月余。
公瑾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曹炎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在六氟磷酸鋰領域,多氟多具有明顯的產能規模優勢;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長單銷售模式,價格提前被鎖定,六氟磷酸鋰價格波動對多氟多幾乎沒有影響。兩種因素疊加下,多氟多今年上半年的盈利來源或主要來自此項產品。”
對于六氟磷酸鋰價格未來走勢,光大證券分析師趙乃迪認為:“由于能評、環評申請難度提升,原材料供給偏緊且價格處于高位,外加生產技術方面的壁壘,雖然國內六氟磷酸鋰在建及規劃產能體量較大,但實際建成節點和產能爬坡進度將低于預期,后續六氟磷酸鋰價格有望迎來持續性反彈。”
除了鋰電材料外,近年來,多氟多也特別重視對以電子級氫氟酸和電子級硅烷為代表電子化學品的布局,并著力把其打造為公司利潤的第二增長極。
截至目前,多氟多電子級氫氟酸現具備產能5萬噸/年,其中半導體級1萬噸/年、在建產能3萬噸/年;電子級硅烷現具備產能4000噸/年;以電子級硝酸、電子級硫酸、氨水為代表超凈高純濕電子化學品在建產能3萬噸/年;高純乙硅烷在建產能100噸/年;高純氟氮混合氣在建產能100噸/年;高純四氟化硅在建產能300噸/年。
曹炎炎表示:“從產能規模看,電子級氫氟酸和電子級硅烷,尤其是電子級氫氟酸,是目前多氟多電子化學系列中的核心產品,此項產品也是除六氟磷酸鋰外,對多氟多今年上半年業績提升貢獻最大的產品。未來,隨著半導體全產業鏈行情持續,及公司電子化學品產能及產品種類的提升,電子化學品業務將與鋰電材料業務共同推動多氟多長期成長。”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鋰離子電池技術迭代和鈉離子電池商業化進程逐步提速的過程中,多氟多也正持續擴增新型鋰鹽產能和前瞻布局六氟磷酸鈉產能。
目前,多氟多新型鋰鹽LiFSI產能為1600噸/年,并規劃有4萬噸/年LiFSI和1萬噸/年二氟磷酸鋰產能,其中1萬噸/年LiFSI和1萬噸/年二氟磷酸鋰產能已于2022年5月開工建設。針對鈉離子電池所需電解質,多氟多已具備年產千噸六氟磷酸鈉的生產能力,且擁有從六氟磷酸鋰快速切換六氟磷酸鈉產線的工程技術,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適時調整。
關于LiFSI,趙乃迪分析稱:“LiFSI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放電性能、倍率放電性能和循環性能,與六氟磷酸鋰作為混合鋰鹽使用則可以有效提高電解液的電導率、降低電解液的粘度。目前擁有較高含量LiFSI的電解液配方正在逐漸增多,伴隨著對鋰電性能要求的提升,LiFSI的需求量將有望持續擴增。”
鄭州弘恒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新型化工材料領域咨詢師秦天表示:“作為新型鋰鹽,LiFSI以前關注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其生產成本過高且市場需求量小。但是,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迭代,特別是快充技術的發展,加之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LiFSI在行業應用的性價比有所提升,應用領域將逐步擴大。”
(編輯 才山丹)
12:11 | 趣睡科技2025年首季業績迎來“開門... |
12:11 | 鼎龍股份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11 | 九州通2024年營業收入1518.10億元 ... |
12:10 | 領克900正式上市 引領家庭旗艦大六... |
12:09 | 康芝藥業2024年經營情況保持平穩 |
12:08 | 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4% 盈... |
12:06 | 信維通信2024年實現營收87.44億元 ... |
12:05 | 錨定絲杠磨床賽道 高測股份積極開... |
11:57 | 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回升 先鋒精... |
11:53 |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 |
11:50 | 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 格力博... |
11:49 | 潤澤科技一季度凈利潤4.3億元 擬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