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5月16日起,“光伏茅”隆基股份證券簡稱將變更為“隆基綠能”。
“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證券簡稱的變動,背后可能是企業戰略的調整。”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關于公司變更證券簡稱的理由,隆基股份5月11日公告稱:公司致力于推動低碳化能源變革,長期專注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從事單晶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屋頂開發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并自2021年起積極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氫業務。更名是為更好的體現公司戰略布局和主營業務定位,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和公司價值。
加大綠色能源布局
更名背后,是隆基股份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加大布局。
記者從隆基股份了解到,自2012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計生產的光伏產品超過205GW,相當于9個三峽電站的裝機量,所發綠色電力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噸、植樹111億棵。
而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包括光伏在內的清潔能源發展提速。過去,硅片環節一直是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雙寡頭”主導,如今已有大量企業進入該領域,產能擴張不斷加速。
在面臨產能急劇擴張的同時,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在隆基股份2021年度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當產品同質化以后,其盈利狀況取決于市場供需情況,如果供應過剩,盈利一定比較差。但如果提前做了布局,有新的技術和差異化的產品,那么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都可以獲得可持續的盈利能力。他還談到,未來在電池、組件產品方面也秉承這種思路。
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隆基股份以光伏為核心,不斷加大綠色能源領域的布局。
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表示,隨著碳中和成為全球的普遍共識,可再生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顯得愈發重要和關鍵。過去10多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人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使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儲能+綠氫”逐漸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武器。
在這一構想下,隆基股份目前已構建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工商業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五大業務板塊,形成支撐全球零碳發展的“綠電”+“綠氫”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
“隆基股份繼續發展自身主打產品的同時,不斷向新領域拓展,不過依然是聚焦新能源領域。而本次公司更名,也體現出公司對于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規劃和決心。”屈放表示。
技術引領推動
“不領先不擴產”是隆基股份的發展理念。一直以來,隆基股份均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技術變革并推動行業發展。目前,隆基股份在全行業率先導入并培養完整的國內產業鏈金剛線切割技術,每年節省成本300億元以上;率先在產品端大規模應用單晶PERC技術,生產的單晶PERC組件連續多年出貨量全球第一。
“我們的研發投入占比一直穩定在5%至7%左右,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光伏企業研發投入之首。2012年上市至今,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隆基股份副總裁李文學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目前有超過千人的研發團隊,能快速將技術導入生產經營,形成了技術、產品領先的慣性。
其中,2021年隆基股份研發投入43.94億元,同比增長69.55%,創歷史新高。
2021年,隆基股份累計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1387項,在單晶生長工藝及品質控制技術、單晶硅片切割能力、單晶電池高效化等方面均形成了較強的技術積累,迭代技術和新產品儲備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領域,自2021年4月以來,隆基股份在一年的時間內,9次打破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其中n型TOPCon、p型TOPCon和n型HJT電池轉換效率分別被推高至25.21%、25.19%、26.30%,持續引領行業技術趨勢。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隆基股份新電池產能預計今年三季度投產,今年預計出貨2GW左右,新技術產品主要針對中高端分布式市場。針對地面電站市場,或推出另一種新的電池技術產品,預計鄂爾多斯的電池產能將會對該技術進行布局。
“通過持續不斷的高研發投入,我們迎來了創新的爆發期。”李文學表示,隆基股份還將加大“光伏+氫能”方向的研發投入,讓企業發展與國家“雙碳”目標同頻共振。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熱值高、儲量豐富、來源廣泛、轉化效率高等特點,因此氫能是清潔的二次能源,可以作為高效的儲能載體,是可再生能源實現大規模跨季節儲存、運輸的有效解決方案。”屈放表示,但是目前制氫原料仍以化石燃料為主,存在制氫成本高、碳排放污染等問題,而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清潔無污染,制氫原料應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像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方向逐漸轉變。
“在深度脫碳領域必須引入綠色氫能。”李振國表示,隆基股份在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加大了在光伏主產業鏈方面研發資源的投入,讓人們在使用清潔能源的同時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更低。
記者注意到,隆基股份在2021年已布局氫能領域,去年10月16日,隆基股份首臺1000Nm³/h堿性水電解槽的下線,在技術上已進入行業領先的梯隊。截至2021年底,子公司隆基氫能具備500MW電解水制氫設備的生產能力。
李振國透露,2022年底隆基氫能產能將達1.5GW,2025年底將達5GW,為全球大型綠氫項目提供可靠增值的交付保障。
(編輯 孫倩)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