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張曉玉
*ST華訊最近有些禍不單行?前腳剛收到深交所發出的退市風險《事先告知書》,后腳又收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而且控股股東的部分股份還要被司法拍賣,股價更是已連續9個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
證監會立案+股權司法拍賣
5月10日,*ST華訊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公司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證監會立案對上市公司有何影響?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在立案期間,一切與證監會有關的行政許可(比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會被中止審核,如未申報也不會接收。如確實涉及行政處罰,待查清后會收到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
近年來,*ST華訊的業績持續虧損。2018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18億元、2.7億元、5381萬元、350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63億元、-15.3億元、-10.78億元、-7.2億元。
*ST華訊除了被證監會立案外,公司控股股東所持的部分股份還將被司法拍賣。5月1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所持的1.26億股公司股份將被執行第一次司法拍賣,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5.69%,占公司總股本的16.41%。
*ST華訊表示,如前述股份公開拍賣最終成交,將可能造成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此次拍賣事項目前尚在公示階段,后續可能將涉及競拍、繳款、法院執行法定程序、股權變更過戶等環節,拍賣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
業績虧損+股價跌破面值
在被證監會立案之前,*ST華訊已瀕臨退市。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信息梳理后發現,*ST華訊因2020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且2020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ST華訊經營并未轉好,股價已持續9天跌破1元面值,面臨財務類強制退市危機。4月28日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和審計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公司經審計的2021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2021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觸及《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9.3.11條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此外,*ST華訊還收到深交所下發的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已于2022年4月28日起停牌。在宣告觸發退市前,*ST華訊的股價連續跌停,已跌至0.66元,市值僅為5.06億元。
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書》后,可以根據規定申請聽證,提出陳述和申辯。深交所由上市委員會就“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進行審議,并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作出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若公司股票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自深交所公告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之日起5個交易日后的次一交易日復牌并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ST華訊表示,退市整理期間,公司的證券代碼不變,股票簡稱后冠以“退”標識,退市整理股票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間,公司股票原則上不停牌。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ST華訊退市后,投資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證監會立案對*ST華訊的退市進程是否會有影響?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表示:“如果*ST華訊觸發退市的原因并不涉及侵害投資者權益,就不存在投資者維權的問題。投資者維權是因為自身權益受到了侵害,在受害結果與原因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且原因由上市公司引起。因此,就公司退市是否存在對投資者的侵權問題,需要進行事先判斷,然后才能就侵權問題和侵害程度大小及其損失進行索賠。立案調查與*ST華訊退市之間并沒有直接觸發關系,如果調查結果屬實,且存在信披違規情況并造成誤導投資者的事實,投資者是可以進行維權和索賠的。”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首先,基于風險自負原則,投資者應該放棄僥幸心理,遠離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其次,如果*ST華訊因違法違規行為導致退市,投資者在理論上是可以通過訴訟請求賠償的。”
前述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如果*ST華訊觸及退市標準,該退市就得退市。如果經調查后發現公司存在違法違規情形,按照相關規定,將對公司或涉事人員進行處罰,但這不會影響其退市進程。
14:02 | 華瓷股份2024年凈利潤超2億元 以技... |
13:56 | 重慶啤酒2024年營收146.45億元 產... |
13:55 | 扎實推進AIC股權投資試點業務 中銀... |
13:54 | 致遠互聯出席華為云中企出海峰會 ... |
13:53 | 長信基金:消費賽道有望迎來更豐富... |
13:43 | 致遠互聯入選《高質量數字化轉型產... |
13:43 | 金鉬股份2024年實現凈利潤29.83億... |
13:42 | 永新光學牽頭“多模態納米分辨率顯... |
13:41 | 恒帥股份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 擬派... |
13:41 | 異構智算與AI大模型深度融合 聯想... |
13:39 | 2025年第一季度騰訊累計回購171億... |
13:38 | 浩辰軟件2024年營收凈潤同比雙增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