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89家上市公司以及新三板6061家掛牌企業披露了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上市、掛牌中小企業的整體活力與發展韌性正不斷增強。
2021年,8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668.9億元,同比增長31.1%;實現凈利潤72.5億元,同比增長23.8%;凈利潤中位數為4629萬元。88家上市公司2021年實現盈利,盈利面達99%。
90.73%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按時披露年報,業績呈現穩定增長。2021年,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4573.31億元,同比增長17.31%;實現凈利潤606.21億元,同比增長14.74%、較2019年增長22.08%。超七成新三板公司實現盈利,超五成公司實現凈利增長。
北交所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疫情、大宗商品漲價等因素給經濟造成沖擊,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承受了較大壓力。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公司管理效率提升給企業經營恢復提供了保障。
數據顯示,8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5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正增長,17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30%,凈利潤5000萬元以上的公司占比近半。
從收入情況看,73家公司去年營收同比增長,占比82%。其中,佳先股份、貝特瑞去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32.4%、135.7%,長虹能源、蓋世食品等在內的19家公司收入增速超過30%。
從盈利情況看,55家公司去年盈利同比增長,占比62%。其中,貝特瑞、吉林碳谷、佳先股份、晶賽科技等4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速超過1倍。同時,71家公司盈利超3000萬元,占比80%。其中,盈利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9家,貝特瑞、穎泰生物、同力股份分別以14.41億元、4.81億元、3.7億元的盈利排在前3名。
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聚集了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人才等要素投入成為中小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及業績的保障。數據顯示,2021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30.4億元,研發強度達4.7%,是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3倍。
有良好的業績支撐,多家北交所公司在披露年報的同時,披露了2021年年度分配方案,為投資者派發現金“紅包”。
據北交所統計,超八成北交所公司發布了現金分紅方案,擬分紅金額達19.5億元,同比增長11.2%;34家公司的現金分紅率超過40%。
公募基金積極參與北交所投資
隨著業績向好,北交所公司正受到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據申萬宏源研報統計,截至2021年末,共有101只公募產品持倉北交所股票,環比增加95只;以基金年報口徑看,基金對北交所公司的持股市值為38.27億元。由于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尚未披露年報,考慮到今年股票市場調整的影響,粗略估計公募基金持倉市值為40億元至50億元,占北交所市值的2%到3%。
從持倉的公募基金類型看,8只為北交所主題基金,86只為存量公募產品,7只為精選層主題基金。
據申萬宏源統計,原7只精選層主題基金的北交所配置比例有所提升,截至2021年末其持倉市值為9.36億元,配置比例為10.5%。去年下半年,86只存量產品進入北交所投資,截至2021年末的持倉市值為28.91億元。
從基金持有的標的公司來看,行業龍頭公司尤其受機構青睞。截至2021年底,52只基金投資了貝特瑞,合計持股數為1121萬股;諾思蘭德、新安潔的期末基金持股數分別達到939.62萬股、885.23萬股。
有市場人士表示,結合今年一季報的公募基金持倉表現看,目前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中仍有多只基金所持北交所股票比例較低,所以在截止5月23日的6個月建倉期限前,這些基金有加倉北交所股票的需求。北交所頭部企業成為重點加倉標的的概率更大。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公募基金的北交所股票持倉高度集中,覆蓋廣度有待提升。從資金來源看,存量產品陸續進場將貢獻可觀的可投資金,但公募基金入場熱情與市場賺錢效應、可投標的數量、流動性等相關。隨著下半年新股發行提速,以及宏觀經濟改善,預計機構配置意愿將有所提升。
北交所“后備軍”潛力十足
2021年以來,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的重大舉措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新掛牌企業、新進層企業和籌備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構成了優質企業逐層遞進的發展梯隊,為新三板和北交所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統計,2021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4573.31億元,同比增長17.31%;實現凈利潤606.21億元,同比增長14.74%、較2019年增長22.08%。掛牌企業實現經營現金流量凈額1098.55億元,有4040家公司經營現金凈流入,均高于上年同期。
同時,掛牌公司超七成去年實現盈利,超五成實現凈利增長。其中,龍頭企業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356家公司凈利超5000萬元,共創造凈利潤409.85億元,占盈利公司的45.61%。
2021年初至今,305家新進入創新層的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中位數分別為2.01億元、2119.53萬元,分別是全市場中位水平的2.09倍、5.39倍。這些公司中,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條件的超過六成。
2022年首批適用修訂后分層管理辦法進入創新層的40家公司,實現平均凈利潤3237.58萬元、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5.69%、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40.94%,多項指標可媲美上市公司水平。
已籌備到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更是實力突出,營業收入、凈利潤中位數分別為2.67億元、3441.63萬元,近2年凈利潤平均復合增長率達23.68%,較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高出0.91個百分點。相關公司平均研發支出為1932.44萬元,其中50家公司研發強度高于10%,主要集中在醫藥制造、軟件開發、集成電路制造等行業。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