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4月29日,西部超導發布的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9.27億元,同比增長38.54%;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99.98%。
西部超導經營范圍主要在高端鈦合金,超導材料和高溫合金三大領域,對于公司去年的業績,西部超導表示,公司收入與凈利潤增長較快主要原因為高端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以及公司規模效應顯現等。
三大板塊全面發展
“西部超導主要業務在鈦合金領域,其下游主要應用于軍工、航天、醫學領域。下游需求持續增加,帶動公司的業績增長。”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部超導瞄準國內空白,對標國際先進,打造高端航空航天材料,公司的鈦合金產品彌補了我國新型軍機、發動機制造所需關鍵材料的“短板”,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是我國高端鈦材主要研發生產基地之一。
年報顯示,西部超導去年在中高端鈦合金材料領域實現收入24.58億元,同比增長37.90%。鈦合金材料的收入占公司全部營收超過80%。
同時,西部超導也是我國重要的實用化超導材料與磁體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是目前國內唯一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
2021年,西部超導的超導產品實現收入2.39億元,較同期增長22.86%。公司表示,受益于MRI醫療市場的穩定增長,公司MRI用NbTi超導線材月產量不斷提升,超導線的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而高溫合金技術門檻較高,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科技產業。由于該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國內高溫合金產品的生產集中在少數幾家企業。西部超導稱,公司聚焦的重點牌號產品已實現向客戶的小批量交付,市場得到了進一步開拓。
申萬宏源研報稱,2021年,西部超導的鈦合金業務得益于軍需高景氣快速增長,超導線材業務受益于MRI國產替代穩定增長,高溫合金業務隨產能釋放貢獻盈利,三大業務共同發力,持續向好。
屈放表示,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的獨特性和產品生產的獨特性,一旦公司占領市場,意味著可以在未來有穩定的產銷,加之去年底公司順利完成增發,也有利于后期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
持續受益高景氣周期
“目前隨著國內軍工行業換裝和大飛機項目的持續推進,預計在三到五年內會依舊保持強勁的需求。”戊戌資產合伙人丁炳中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天風證券研報也認為,國防軍工產業正處于高景氣周期,西部超導的鈦合金、高溫合金業務有望充分受益于新一代武器裝備需求提升。
西部超導表示,公司通過一系列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帶動我國鈦合金材料及其應用水平提升。公司基于新型號需求,未來將進一步加緊產能釋放應對市場的高景氣度,為航空增量市場做好必要的準備。
“西部超導在鈦合金和超導材料保持競爭力的基礎上,還在高溫合金領域進行了積極的布局,預計未來隨著定增項目投產擴大產能后,西部超導大概率也會成為這個領域的行業龍頭,該項業務有望成為公司的新增長極。”丁炳中稱。
年報顯示,去年,西部超導的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實現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96.67%。
申萬宏源研報稱,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的關鍵原材料。一方面,高溫合金行業具有較高的綜合性進入壁壘,行業供需矛盾明顯,且頭部龍頭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軍民用航空發動機國產化進程加快,軍民共振助力高溫合金需求釋放,預計未來十年我國航空發動機牽引的高溫合金市場空間達1142億元。西部超導的高性能高溫合金制備技術國內領先,憑借多年鈦合金軍品市場經驗,積累了一批優質客戶,為高溫合金市場銷售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西部超導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繼續堅持“國際先進、國內空白、解決急需”的產品定位,貫徹“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技術研發方針,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始終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努力踐行責任擔當,持續填補國內空白,為我國新型軍用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航天器、核聚變工程堆、大科學工程、半導體、高速磁懸浮列車、新概念武器裝備等重點領域提供關鍵的鈦合金、超導和高溫合金材料支撐,解決國家“卡脖子”急需,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新材料創新研發、中試和生產基地。
(編輯 孫倩)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00:25 | 江蘇證監局聯合多方召開宣介會 推... |
00:25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濰...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透視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內1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甩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