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張曉玉
新奧股份又簽長協了,年內第三次鎖定海外長期LNG資源。
4月7日,新奧股份發布簽訂日常經營重大合同公告,其子公司新奧新加坡公司與Rio Grande LNG,LLC(下稱“RG LNG公司”)簽署LNG采購合同,預計最早自2026年起為期20年每年向RGLNG公司采購150萬噸LNG,采購價格與亨利中心基準價格(Henry Hub)掛鉤。
新奧股份方面表示,本合同的履行將有利于公司優化資源池結構,拓寬資源供應渠道,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公司的國際天然氣資源與原油、JKM、HH、TTF等國際主流能源指數掛鉤,以達到分散價格風險的目的。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當前的國際形勢帶來天然氣市場格局與供應鏈的重大不確定性,新奧股份簽訂長協訂單對于穩定自身的氣源供應意義重大。”
與海外LNG供應商密集簽署長協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從去年10月份以來,新奧股份已與海外多個供應商簽署四筆LNG長協,除與諾瓦泰克的長約外其他三筆采購價格均與亨利中心(Henry Hub)基準價掛鉤。
具體來看,2021年10月,新奧股份與全球第二大LNG液化廠運營商切尼爾能源簽署長達13年的長期LNG購銷協議,自2022年7月起以離岸交付方式每年采購90萬噸LNG;2022年1月公司與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簽署為期11年的LNG長協,以到岸交付的方式每年采購約60萬噸LNG;2022年3月,新奧股份、新奧能源分別與Energy Transfer LP簽署為期20年的LNG長協,LNG每年供應量分別為180萬噸和90萬噸,從2026年起交付;2022年4月7日,新奧股份子公司與Next Decade子公司RG LNG簽署為期20年,每年供應量150萬噸的LNG長約。
康楷數據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新奧股份作為國內民營燃氣業務的巨頭,保證其氣源的穩定是第一位的,為此新奧股份從2016年起,開始在浙江舟山布局LNG儲運接收碼頭,并與三家國際油氣商簽署LNG長約。此次的長約簽訂并非孤立事件。盡管是針對2026年以后的LNG氣源保障,但能源危機給所有的行業參與者都提了一個醒——如果不能保證穩定的氣源,那么出現類似的黑天鵝事件時,就是“一氣難求”了。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企業的能源安全都是嚴重隱患,由此也更可以看出,新奧股份看重的是保障未來氣源的穩定性;另外,規模上,在與RG LNG簽訂150萬噸/年的20年期協議之前,3月29日新奧股份和新奧能源與Energy Transfer簽訂的長協規模是270(180+90)萬噸/年,同樣是為期20年。兩項合計意味著新奧股份在2026年以后可以穩定保證每年420萬噸LNG的天然氣氣源供應,對其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意義深遠。”
天然氣價格或將高位震蕩
2021年,歐洲的荷蘭和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而在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重要指標刷新了有統計以來的最高值,日本、韓國作為進口國掀起了天然氣搶購潮。過去“低價”標簽的天然氣已經成為歷史。
今年以來,地緣政治局勢的急劇變化持續沖擊天然氣市場。公開數據顯示,將于5月上旬交割的LNG東北亞現貨價格仍在30美元/mmbtu的高位徘徊。
柏文喜表示,“去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輪番上漲,而近期天然氣價格更是跳漲,國際關系變動也會重塑全球能源與天然氣的市場格局與供應鏈,預計今年天然氣市場將呈現高位震蕩狀態,直到能源與天然氣緊張的供求關系得以緩解和重新平衡為止。”
盡管全球天然氣市場動蕩,但在“雙碳”目標牽引下,作為能源轉型過渡的首選,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仍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披露數據,2021年,生產天然氣205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8.2%,比2019年增長18.8%,兩年平均增長9.0%。
然而由于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不及天然氣消費增速,2021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及天然氣凈進口依存度均保持增長。根據思亞能源數據,2021年中國天然氣凈進口依存度達到43.6%,為近6年來最高水平。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12136萬噸,較2020年增加19.9%,其中LNG進口7893萬噸,進口管道氣4243萬噸。目前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LNG進口國。
而為了緩解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的風險,據公開數據統計,2021年度,中國LNG買家新簽27份長期合同,合同量達到2813萬噸/年,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在進口管道氣方面,中國也在持續擴大天然氣進口。
作為天然氣供應上市公司,新奧股份方面表示,除長協資源外,公司也會結合實際情況和天然氣市場價格,采購海外LNG現貨資源進行補充。
楊敬昊表示:“新奧股份如此看重氣源穩定,與當下天然氣市場的劇烈波動,和持續高位運行密不可分。由于地緣政治局勢的高度不確定性,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維持高位運行,這對于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特別是歐洲的能源需求供應緊張,LNG價格目前的高位運行局面也很難得到根本性緩解。同時,近期席卷歐洲的寒潮天氣也使得LNG的需求剛性得到增強,如果今夏出現熱浪席卷歐洲或歐洲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那么LNG緊張問題會進一步加劇,這是液化天然氣市場的基本情況。”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從需求端來看,雙碳目標下天然氣是傳統能源中最清潔的,因此在新能源產能存在短板的情況下,天然氣需求將迎來大幅增長。目前國內天然氣消費淡季不淡的現實也證實了這一點。從供給端來看,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歐盟如果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就意味著俄天然氣出口將轉向東亞地區,對我國來說天然氣供給增加,有利于平抑天然氣價格。但是這個情況與地緣政治局勢走向高度相關,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今年天然氣價格極有可能是高位震蕩行情。”
(編輯 上官夢露)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